五大都市圈规划有何深意?省发改委主任艾学峰权威解读
12月20日,省政府网站发布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接受南方+记者独家专访,深入解读规划文件出台背后的意义。
广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022年达74.79%
有条件有基础也有必要加快培育发展五大都市圈
南方+: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全国各地多个都市圈发展规划相继获批。请问广东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出台,有什么样的背景?
艾学峰: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群是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而都市圈是城市群的核心,培育都市圈是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这方面,党中央和国家已作出有关部署。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并主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五次会议上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就“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
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围绕提升都市圈发展质量和现代化水平,探索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或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经国务院批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对有序培育现代化都市圈工作作出具体部署。2019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每年印发实施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年度重点任务中,均对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作出部署安排。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对广州、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2016年即已超过70%,2022年达74.79%,已进入城镇化成熟稳定阶段。经过多年实践,我省有条件、有基础、也有必要加快培育发展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等五大都市圈,进一步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格局,增强珠三角、北部湾和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内生动力,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为我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增强大中小城市发展合力
培育发展都市圈是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南方+:培育发展五大都市圈,对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有哪些重大意义?
艾学峰: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视察广东期间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总书记今年视察广东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我省城镇化虽然总体进入成熟稳定阶段,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城镇化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动能亟须进一步提升。培育发展五大都市圈,是我省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增强大中小城市发展合力,形成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新优势,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首先,培育发展五大都市圈是广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都市圈是人才等创新要素最为密集的地区,是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集聚地,也是先进技术的发源地和应用场。2022年,我省五大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93.6%。推进五大都市圈建设,就是要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要素有序流动,进一步提振都市圈经济,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打造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增长极。
其次,培育发展五大都市圈是广东参与构建强大国内市场的有效手段。都市圈是城镇化空间中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消费群体总量大、收入水平高、消费能力强,是各类新消费的策源地,是引领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2022年,我省五大都市圈常住人口达1.08亿,占全省比重85.41%,居民可支配收入达5.8万亿元,占全省比重超过90%。培育五大都市圈,可以缩小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差距,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承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从而激发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构建强大国内市场作出广东贡献。
再次,培育发展五大都市圈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当前,我省城镇化既面临着广深等超大特大城市过度聚集、发展空间不足等挑战,也存在中小城市动能不足和服务缺位等问题。加快五大都市圈建设,推动大中小城市有效均衡协同发展,有力促进中心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到周边中小城市,形成产业分工协作格局,实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有效提升我省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宜居度。
最后,培育发展五大都市圈是广东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都市圈的本质是高度融合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我省五大都市圈内农村发展基础条件较好,受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通过在都市圈内完善城乡融合空间形态、搭建城乡融合发展平台、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推动五大都市圈率先实现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同时,培育发展五大都市圈,有利于发挥珠三角核心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沿海经济带加快建设成为我省经济发展主战场,促进北部山区绿色生态发展。
既注重一体化、也注重差异化发展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南方+:在编制我省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有哪些总体考虑?
艾学峰:我省编制实施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就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城市群、都市圈的重要指示以及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财经委第五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部署;全面体现国家城镇化空间格局中对于珠三角城市群、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的各项部署,突出五大都市圈对相关城市群的支撑带动作用;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支持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佛山、东莞市加快发展的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推动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增长极。
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共同体现以下四方面要求:
一是注重一体化同城化发展。培育发展五大都市圈,是在不改变各地现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打破行政边界的市场壁垒,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集聚,围绕国家要求的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分工协作、统一开放市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六大领域部署重点任务,突出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推动各都市圈协调协同发展。
二是注重差异化发展。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各都市圈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也不平衡,因此,应立足各都市圈的发展实际,差异化确定目标、定位。广州、深圳都市圈以广州、深圳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周边城市加快发展,培育成为代表我省乃至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现代化超大城市型都市圈。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由经济体量相当、经济联系较紧密、一体化同城化趋势明显的若干城市构成,以珠海、汕头、湛江为中心分别带动珠江口西岸和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加快发展,培育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是注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广州、深圳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规划,致力于拓展珠三角发展腹地,辐射带动清远、云浮、韶关、河源、汕尾、阳江等粤东西北地市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以汕头和湛江为中心推进汕潮揭、湛茂都市圈规划建设,打造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增长极,促进和支撑粤东粤西地区两翼齐飞,推动全省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四是注重互动融合发展。五大都市圈发展不是孤立的、割裂的,是统一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下的联动发展。在编制规划时注重加强广深双城联动,推动广州、深圳都市圈的全方位合作;推动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主动承接广州、深圳都市圈的辐射带动,加快构建“核+副中心”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