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代表委员热议科技创新发展 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 推动科技产业协同发展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重点任务。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大湾区的代表委员围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育、产业发展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粤港澳三地科创协同发展,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近年来,大湾区“大科学装置群”雏形显现。如何建好、用好这些“国之重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陈广浩关注的话题。
“大科学装置投资规模大,需要国家统一部署、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陈广浩建议,中央协调完善部省协同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和运行机制,支持大湾区在相关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和自主技术创新部署;同时,支持香港、澳门深度参与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行,在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他表示,要健全大科学装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强化大科学装置对核心技术研发、前沿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以实现从产品到产业的结构性变革。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主任刘思德同样关注到科技成果转化所面临的难题。“概念验证平台是近年来国内外积极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种重要载体,为基础研究成果提供技术可行性、市场可行性、资源对接等验证服务,能够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有机结合,降低科技成果在转化初期的‘夭折’概率。”他建议加快研究出台概念验证平台建设指引或管理办法,推动概念验证平台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同时,设立省级概念验证资助专项资金,对具有市场化潜力的基础研究成果,给予技术可行性和市场可行性研究接续支持,推动项目研究成果转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目前,澳门四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设立分部。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阎武认为,推动实验室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需要加大政府统筹支持力度、促进要素跨境便利流动、强化政企研协同发展。他建议,企业与实验室要加强对接,建立“需求方出题、实验室答题”机制,探索协同攻关模式,推动产业需求与技术研发精准对接;同时,吸引澳门重大科研项目和创新型项目落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推动实验室开展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合作,共同建立“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链,助推实验室实现高质量发展。
“机床产业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建议,要通过加大对数控系统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强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专项的效果评估,制定数控机床采购倾斜政策,加强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等,推进国产数控机床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
联合粤港澳科研力量,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长期奋斗在科技创新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五邑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中德(江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崔岩认为,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正从企业、城市之间的竞争走向生态、城市群之间的竞争,而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企业集聚,创新氛围浓厚,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阵地,也是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力量。
崔岩建议进一步优化科创湾区的布局,一方面要“锻新板”,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发展优势,支持以大模型、先进算力、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典型场景、典型应用;另一方面要“筑底板”,加快推进产业创新“政策试点”,支持大湾区在数据交易、数据跨境流动、深港澳数字科技合作等领域先行先试,推动国家级数字创新平台、数字交易平台、数字基础设施平台等在大湾区布局。
“建设国际科创湾区,必须抢抓人工智能创新机遇。”崔岩还建议,要加快形成企业牵头的“人工智能创新共同体”,筛选一批具备牵头重大研究能力的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平台企业等,鼓励企业牵头建设面向智能制造、城市治理等生成式大模型创新生态联合体。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工商联副主席、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建议,成立中国机器人协会,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企业为载体,以协会为纽带,广泛联合科研力量,全面提升我国机器人技术标准、检测认证的国际话语权。”孙志强说,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机器人产业等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和集聚地,应当加快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为全国乃至全球高端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引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支撑。长期关注香港与内地科创教育合作交流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副校长吴宏伟建议,参考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院模式,与位于北京的中国科技馆合作,在北部都会区建设一所综合性、国际级的科技馆,同时建立“馆校结合”长效发展机制,助力科技人才培养。吴宏伟表示,该科学馆可以系统性地展示香港在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成果,营造良好的科创氛围,也可以通过科技馆的平台,促进科技文化国际交流合作,扩大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可以将科技馆融入科技产业的创新生态体系,助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
“港澳科技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支持香港、澳门对接国家创新体系,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福建同乡会会长张明星建议,支持港澳深入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专案,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鼓励港澳科研院所与内地企业开展合作,助力产业发展;加强港澳与内地科技人文交流,应用体验式科技学习教育,助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 广东代表团分组审查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 锚定新质生产力 财政支出强度有保障 2024-03-07
- 广东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围绕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等建言 真抓实干促发展 凝心聚力谱新篇 202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