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质监局召开新闻通报会:未发现粤企产“牛肉膏”肉品
最近,让猪肉变牛肉的神奇“牛肉膏”在国内多个城市被发现。昨日(21日),省质监局召开新闻通报会,就“牛肉膏”在省内食品加工企业的使用情况通报称,在生产加工环节,目前未发现肉制品生产企业使用“牛肉膏”加工其他肉类冒充牛肉的违法行为。
“牛肉膏”抽检内在质量全合格
“在生产加工环节其他方面,近年来在我省肉制品企业专项检查中,未发现肉制品生产企业使用标称‘牛肉膏’的调味料或食品添加剂加工其他肉类冒充牛肉的违法行为”。昨天,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牛肉膏”在我国具有合法身份,是允许生产和使用的香精香料和调味料。据介绍,目前,广东省企业生产的类似“牛肉膏”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属于食品添加剂的香精香料,如“烤牛肉香精”、“排骨香精”等,原料为天然香精、人造香精,主要用于方便面、米粉、肉制品等增香增味。目前,我省获此类添加剂产品生产许可证并正常生产的企业16家,其中广州有11家。
另一类属调味料,如“牛肉膏”、“牛肉精膏”等,配料为牛肉提取物、食盐、白砂糖、味精、香辛料、淀粉、食品添加剂等,主要用于烹饪菜肴、汤汁、卤制品、熟食制品等时,起加香、调味作用。目前,广东省此类调味料获证并正常生产的企业有3家,均在广州市。
据介绍,今年3月该局组织对调味料专项监督抽查和食品添加剂定期监督检查行动,其中抽检了上述相关产品22批次,内在质量全部合格,仅有2批次标签项目不合格,主要存在未标注“食品添加剂”字样,及未标注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等问题。
肉制品企业未发现违法使用“牛肉膏”
质监部门表示,在生产加工环节其他方面,近年来在我省肉制品企业专项检查中,质监部门在检查企业生产现场、原辅料库、成品库、产品标签和原料采购使用记录时,未发现肉制品生产企业使用标称“牛肉膏”的调味料或食品添加剂加工其他肉类冒充牛肉的违法行为“。
此外,截至目前,广东省质监部门尚未收到有关“牛肉膏”产品的质量安全或者生产加工环节使用“牛肉膏”产品生产假冒牛肉制品的举报、投诉。至于一些小作坊、小餐饮店现做现卖的肉制品,质监局方面称,“这不属于质监的监管范围”,质监部门监管的是有固定生产场所、生产设备,成品有包装销售的生产加工厂家。
专家说法
“牛肉膏”过量有何危害?
“牛肉膏”合法存在,然而它的用途用量若不符合标准,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普通市民对其如何辨别?
据多家媒体报道报道,“牛肉膏”被部分不良商家利用,有部分商家将之使用到猪肉、鸡肉等其他肉类中从而加工制成假牛肉,在使用“牛肉膏”的量和度方面并没有准则。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曾庆孝提到,猪肉和牛肉在口感、味道等方面相差较大,普通市民食用时识别并不难,因此直接在肉上造假很难,“但是在类似肉丸等加工产品上作假可能性比较大,譬如在猪肉丸中加入牛肉膏,市民会感觉味道类似难以鉴别,而由于猪牛肉原材料价格相差较大,因此这方面造假很有利润可图”,对此曾庆孝建议,购买这些肉制品建议到正规市场超市,并注意产品标签等。
至于食品添加剂的添加量标准,广东省食品添加剂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永泉告诉记者,“牛肉膏”主要作用是增香提味,使食品具有“牛肉味”。一般企业在使用“牛肉膏”时不会太过量,因为若放得太多,香味会冲鼻,同时味道还会很咸。
“任何添加剂使用过量都会有危害。”曾庆孝昨天表示,“牛肉膏”使用多少量在安全范围内目前并没有相关研究,人体若过量食用“牛肉膏”将会带来何种危害,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后才能判断。不过,曾庆孝强调,按正常食用量食用,“没有问题”。
省质监部门有关负责人宣称,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是“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因此,使用添加剂类的“牛肉膏”产品制造假牛肉属于“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同样,使用任何调味料制造假牛肉亦属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