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自主招生3月公布结果
中山大学2008年自主招生测试昨日结束。今年中大对“学科特长生”(B类考生)在录取时给予更大优惠,吸引全国各地4300多名考生踊跃报考。前天和昨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获得测试资格的考生参加测试,考题涵盖文理学科,同时包括社会热点、时事话题等内容,考生认为考题灵活有趣。据悉,中大今年自主招生结果预计将在3月中旬公布。
B类面试“特别待遇”
中山大学组织专家进行资料初审,上周六、周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获得测试资格的考生,来到中山大学南校区参加自主招生综合测试的笔试和面试。12日下午进行语文、数学、英语3门笔试,每门测试60分钟;13日上午11点在中文堂进行面试。
据中大招办主任国亚萍介绍,担任本次面试的120位考官来自中大文、理、医等学科知名教授、具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学生教育管理教师,其中包括不少学院的院长和学生眼中的“明星教授”。面试分作40组同时进行,每3名考官面试1名学生。为确保面试的公平、公正、公开,考官及对应考生组别均在面试前抽签决定。面试时,考生在25道题目中任意抽取2题,选择其中1题作答,之后,考官就考生回答情况和申请材料中反映其学习、特长、爱好、社会实践等内容与考生进行个性化、交流式问答。
中大自主招生今年备受关注的学科特长生——B类资格候选人,经初审选拔,在数学、哲学、文学、发明创新、电子竞技等方面均有考生脱颖而出,共有11名考生作为B类资格候选人无须参加笔试,直接参加“深度面试”。为针对不同特长考生进行深度挖掘,中大在考官组成上采取与考生特长相关学科的教授以及跨学科的教授相结合的构成,在考核方式上也凸显了B类考生的“特别待遇”。如文学特长的考生被要求现场作文“试金”,而哲学特长考生则与专家进行哲学命题答辩。
考题没有标准答案
中大自主招生主考官之一、中大政务学院赵过渡表示:“自主招生面试不同于传统考试,面试要考察考生的分析、判断、语言组织、逻辑表述、应变反应等能力,要考察考生对社会的关注、人文情怀、正义感、道德感等素质,这都是一名好学生所必需的能力和素质,而传统考试中无法在试卷中体现出来。”
“如果你见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你最想和他讨论什么问题?”“你认为圆明园应不应当复建?为什么?”“举例说明应用数学对生活的影响或改变”……这些面试考题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有考官强调,“我们不会用所谓的统一标准答案来判断学生的回答,而是根据学生个性化的答案来评价”,更重要的是,“面试不仅是‘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的探讨,为什么考生会这样作答而非那样,原因为何,每个回答的后面都有考生的生活轨迹、成长背景,考官关注到考生的答案背后的内容,才是真正的人性化”。
「考官」不是为了“考倒”学生
担任考官的理工学院王彪教授表示,面试不是为了“考倒”学生,如果考生实在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考官会酌情引导考生回答。历史系刘志伟教授举例说,考题“假如没有了网络(Internet)……”有些考生或许没有太多“上网冲浪”经验,对考题比较陌生,考官则会围绕考题变换问话方式引导考生发挥其优势,如引导考生思考“如果有了网络会怎么样”等。
同时,很多考官均表示他们会营造充分交流的空间,考察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逻辑思维和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考生无须过于紧张。
「考生」过程结果一样重要
许多考生、家长认为测试结果虽然重要,但是参加笔试和面试能让考生得到难得的锻炼;亲眼见到中大教授、老师并与之亲身对谈,感受考官魅力,这更是吸引许多考生的关键。来自云南的小吕同学则笑说:“原本以为中大教授是高高在上,面试时感觉教授真是和蔼可亲,很有亲和力,让我的紧张情绪一下子就不见了。”执信中学的学生小刘认为,面试题目很灵活、有趣,有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的空间,与考官交流后收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