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创新,深圳又有新进展。4月20日上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20年度深圳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及2020年度深圳法院知识产权创新案例和典型案例。据了解,过去一年,深圳知识产权收案数再创新高,为6.9万余件,同比增长63.3%,其中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等涉专业技术性较强案件呈爆发式增长,侧面说明市场主体创新积极性高涨。
受理案件69661件增63.3%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胡志光介绍,2020年,深圳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69661件,审结69602件,同比分别增长63.3%和69.74%,收结案数均再创新高。其中,一审案件和民事案件数量均大幅增长,民事审判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凸显。
白皮书显示,在深圳法院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涉著作权的批量维权案件和专业技术性较强案件呈爆发式增长。
白皮书显示,新收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中,著作权案件数量为53563件,同比增长97.64%。新收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垄断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共计4869件,同比增长98.01%。这些数据从侧面表明,2020年,市场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和维权热情均大幅提升。
创下多个全国第一
审理周期长,一直是困扰知识产权维权的难题之一。对此,深圳法院率先在外观设计和部分实用新型专利案件中引入快审机制,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案件办理效率,缩短审理周期。
白皮书显示,2020年,速裁团队结案1577件,人均结案630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40.82天;快审团队结案2215件,人均结案369.17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148.88天,妥当审结一批涉风扇、手机支架、一体式自拍杆等外观设计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大规模批量维权案件。
据白皮书,2020年深圳中院在全国创下多个第一,打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标杆城市。
推进惩罚性赔偿,破解“损害赔偿低”。深圳中院制定全国首个《关于知识产权民事侵权纠纷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指导意见》。
探索建立具有深圳司法特色的证据披露、证据妨碍排除和优势证据规则,破解“举证难”。
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不断优化。形成由技术调查官、审协技术咨询服务、知识产权专家库等组成的多位一体技术事实查明机制。
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持续深入。深圳法院是全国范围内最早在两级法院全面、统一、彻底实施“三合一”审判体制改革的城市。
成争议解决“优选地”
据了解,深圳法院积极参与、推动乃至引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规则制定,依法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积极扩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影响力。
白皮书显示,2020年,深圳法院共审结涉外案件845件、涉港澳台知识产权案件837件,判决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案件,增进了境外当事人对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和争端解决能力的信任。先后审理芬兰超级细胞公司诉美国幻想传说公司、日本聚逸株式会社等一批当事人均在境外的案件,深圳逐渐成为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优选地”。引入港籍陪审员参与涉港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加强同粤港澳调解联盟、知识产权仲裁中心等域内外专业机构合作,展示开放包容态度与平等保护决心。
发布会上,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蒋筱熙发布,中兴公司诉康文森公司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等五件案件入选2020年度深圳法院知识产权创新案例,姜建辉等犯侵犯商业秘密罪案等十件案件入选2020年度深圳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