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第3260号(经济发展类
184号)提案答复的函
粤府函〔2019〕317号
许荣茂委员:
您提出的《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的提案》收悉,经会同教育部、科技部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您所提建议契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关要求,对于深化深港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将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吸纳。
一、关于“加强人才培养流动,筑牢深港发展根基”的建议。人才培养方面,我省深圳市着力打造开放式创新型国际化高等教育体系,特别是发挥好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加强与香港高校的合作。目前,深港双方已建立“深港合作论坛”“深港校长论坛”等常态化交流机制。接下来,我们将与港方加强沟通,共同探讨研究举办针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交流论坛的有关工作。合作办学方面,2014年深圳市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建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过近5年发展,该校已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治理体系规范、立足国际学术前沿的高水平大学,为建设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此外,深圳市积极推动与香港高校科研合作,已引进香港大学等6所香港高校在深设立研究院,累计培养各类人才近万名、研发项目超过1500个、实施成果转化及技术服务371项、孵化企业156家。鼓励企业协助引入教育资源方面,深圳市已成功吸引一批优秀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教育事业发展,包括陈一丹先生创办的“一丹国际教科文中心”、恒裕集团参与引进的英国国王学校深圳分校等。下一步,我省深圳市将继续动员社会力量丰富公共资源供给方式,积极鼓励企业协助引入教育资源,共同提高大湾区人才培养能力。青年学生交流互动方面,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超过300家,其中港澳或国际团队超过150家,超半数项目成功融资。自2017年以来,我省每年举办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对接活动,支持香港青年来粤就业创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争取在深港两地学生互换、课程共建共享、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等方面先行先试,构建形式更丰富的常态化青年学子交流机制,增强青年学子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二、关于“加强深港校企合作,激发全民科创热情”的建议。自2014年起,我省实施了“粤港科技创新联合资助计划”,目前已支持项目达151个,总金额达1.63亿元人民币,有效地促进两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同时,我省高度重视深港校企合作,鼓励和支持深圳各高校立足自身发展定位,积极开展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设立校企奖学金、举办企业定制班、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校企人员交流、科研成果转化合作等工作。目前,香港中文大学等6所香港高校在深设立了72个科研机构。香港科技大学在深创办企业23家,包括幻音科技、固高科技、大疆创新、万音达科技等知名企业,其中幻音科技(深圳)已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大疆创新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创新创业资金资助方面,2007年深港两地签署《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已取得丰硕的创新创业活动成果。截至目前,通过深港创新圈计划累计联合资助90项科技创业项目,涉及金额超过4亿元,孵化出固高、贝特瑞、北科生物等知名企业。下一步,我省将支持深圳进一步探索设立各类专业性创业奖项,加大创新创业宣传力度,进一步激发粤港澳青年创业热情。
三、关于“科技助力文化传承,铸成湾区独特烙印”的建议。近年来,我省深圳市大力推进“互联网+文化场馆”建设,打造“深圳博物馆新馆数字化博物馆”“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信息工程”等电子文化馆项目,通过线上渠道有效展示线下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和便捷的公共文体旅游信息服务。比如在推进深圳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除了提供展讯、新闻查阅及文物高清图片、三维模型查看外,还通过多媒体、AR、VR等新技术,制作360度线上展厅供市民查看,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并通过二维码导览和AI识别智慧导览项目建设,实现常设展览近300处展品和场景的扫码导览和AI导览。下一步,科技部表示,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规划有关安排,认真考虑在河套地区建设港深创新合作区,先行先试一批创新政策,推动深港两地进一步加强创新合作。我省将结合国家有关部署安排,支持深圳市进一步加大“互联网+文化”实施力度,积极推进数字文化馆、“深圳美术馆·影像时空VR项目”等数字文化场馆项目,探索建设数字民俗院等电子文化场馆,建设文体设施智慧服务平台,面向市民、企业和政府提供统一的“一站式”公共文体旅游信息化服务。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省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广东省人民政府
2019年9月12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020-8313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