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粤古驿道这座庞大的“博物馆”里,有着数之不尽的奇景奇观。河源的新丰江边上的田源镇有一种奇特的农业装置。数百年来,当地人利用这种高效的装置一直过着相对富足的生活。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高耸的戈罗笔山脚下,新丰江蜿蜒而来,逶迤而去,新丰江古驿道人来人往,绵柔流动着的尽是生机盎然。
宁静的肖屋村,恰座落在新丰江古驿道旁。而村口不远处,两座奇特的装置正卧枕在汩汩流淌的水中央,这就是肖屋鱼梁。
时值一月,水位较为低浅,鱼梁大部分露出水平面,可以看到它的大致结构。鱼梁由两排桥墩和中间的竹排架构造而成,整体呈U形状,喇叭口朝着上游,将流淌的江水悉数吞纳,而后化成若干股支流从两侧、底下流走。
仔细一瞧,硕大的桥墩由大石块堆砌而成,外表用藤条缠绕结实,粗粗的圆柱体伫立在急流江水中,任它惊涛拍岸,我自岿然不动。
桥墩与桥墩之间,用柴、竹、藤等常见的材料作连接,形成一排整体。中间则是长长的竹排架,呈一定的角度斜斜插进江中,末端遇到水流,激发出哗哗的冲洗声。
在视野开阔的江畔,粗粗粝粝的鱼梁格外显眼,有一种不加修饰的原始感,透露着一种简约质朴的生活美学。
刚好遇到有村民守候在鱼梁附近,只见他半蹲着,眼神凝望着远处如黛的戈罗笔山峰。没过多久,天色越来越阴暗,江水越来越湍急,哗啦啦的水声不停冲击着竹排,令人喜出望外的景象终于出现了,不一会工夫,数十条洄游的鱼儿被水流冲到竹席上面,大多数是白色半透明状,有大有小,大的比巴掌还长,出水以后在席子上蹦蹦跳跳,共同演奏着一曲欢快的舞蹈。鱼水两分的精彩瞬间,更是充满了鲜活感,一幅栩栩如生的“鲤鱼跃龙门”画卷,引起围观人群的欢声雀跃,更是让村民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此时村民拎起红色的小水桶,手脚轻灵地跃落到竹排架,徒手将竹席上的鱼,一条条捡进桶里。今天鱼梁收获不是很多鱼,因为上游没下雨,雨大了水才大了,才会有更多鱼儿逆流而上。
据说在以前,每家每户轮流日夜派人守着鱼梁,鱼多的时候一畚箕一畚箕地捞,有时每天有两三千斤。
鱼梁的造型结构和用料都是几百年以来代代相传。鱼梁两边用藤条织的筐装石头,并用木桩以固定竹排,竹排前方两侧各留两个大孔门,类似龙门。当鱼逆流而上的时候,遇到阻挡即会沿所留的两侧两个龙门游入。
遇前方急流,身强力壮的鱼一下子就游上去了,体力较差的鱼被冲到缓缓上升的竹排“斜坡”上,水顺着鱼梁的排水孔往下漏 ,小鱼随着水流漏下河里,其它鱼就留在竹排上了,这样选择性的捕捞,身强力壮的鱼游上去可以继续繁殖,小鱼留在河里可以继续长大。
肖家人在新丰江捕了几百年鱼,而且还是每天上千斤捕捞量,但是新丰江的渔业资源依然丰富。这种选择性的捕捞技术,就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是难以掌握的,可以想象古人的智慧!
据说,新丰江上的这两个鱼梁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比连平建州立制的历史还要更悠久些。可以说,这种从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捕鱼术,是当地老祖宗留给子孙后代的一门营生。
听肖屋鱼梁传人肖大伯讲,肖屋村人多地少,以前村里劳动力大多出外修建鱼梁,新丰江流域有不低于二十座鱼梁。
以前江西、福建包括广东的梅州、从化等地都是肖家人去修建的,因为鱼梁至少要三两年维修一次才能确保其牢固性,但是解放后因为政策原因,肖家人再也没出外修建鱼梁,所以其它地方的鱼梁大多因缺少维护而被大水冲毁,留下的只有以鱼梁为名的地名和文字记载。而新丰江上留存的也只有田源镇肖屋村旁的这两座鱼梁。
“鱼梁”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技术传承在如今面临失传。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门技术,懂得建造鱼梁的肖家人也基本都是六十岁以上。为了让现存的“鱼梁”技术及本地的传统文化能够重新焕发光彩,当地正计划将肖屋“鱼梁”文化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