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广东 > 旅游信息 > 旅游大图

腾辉塔建成278年后首次修缮

时间 : 2016-11-11 22:50:49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塔在潮汕地区并不如其他传统建筑一般常见,尤其是在乡村里建一座塔,更是少之又少。不过,在汕头市龙湖区鸥汀乡,就有这么一座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塔,名叫腾辉塔。

  在汕头今年十处历史文物修缮名单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腾辉塔名列其中。今年10月,腾辉塔启动修缮。这是腾辉塔建成278年后的首次修缮。这座藏身乡村的塔有何特殊之处?

  藏身鸥汀背寨的地标建筑

  史料上对于腾辉塔的介绍并不多。因为鸥汀原隶属澄海县,所以在《澄海县志》中有“腾辉塔在鸥汀乡上社。乾隆丁巳,乡检讨辛昌五等建,共七级,高六丈一尽,基广五丈”的简单记载。塔匾的“腾辉塔”三字,落款便是“乾隆三年春月建,昌五题”。

  这位辛昌五何许人也?据鸥汀街道文化站站长陈礼明研究,辛昌五为清雍正年间的进士,入翰林院任检讨,顺德北滘人,北滘辛氏是鸥汀辛氏的分支,所以辛昌五也算是祖籍鸥汀。这座塔是他在前往福建任主考官的路上,回鸥汀省亲的时候联合乡贤倡建的。

  彼时的鸥汀,已有400多年历史,称“鸥汀背寨”,是当年韩江下游四大名寨之一,在当时有完整的城寨,还有4座寨门供出入,建设初具规模。有此实力,在寨中建塔便不足为奇。

  据乡中老人介绍,建腾辉塔在当时有两个作用:一是因为原本腾辉塔塔前有一个池,塔后是一条河,建塔不仅能够“增形胜”,还有“兴文风”——当地人认为,腾辉塔犹如一支大笔在鸥汀这片土地上“书写”,而前面的水池如同砚台,河流则似墨水,就像“文房四宝”一般;另一个作用是航标。当时的鸥汀是位于海边的一片平原,没有高点。建起这座将近16米高的塔,便成为一处标志,让水上航行的人知道鸥汀到了。

  塔刹是塔身“缩小版”

  在负责修缮此塔的广东省传统建筑营造名匠纪传英看来,此塔从建筑上看颇为奇特。

  纪传英在鸥汀附近的村出生成长,他自小便对这座塔有着深刻的印象。在承接腾辉塔的修缮工作之前,他就已经开始研究腾辉塔了。

  在他看来,腾辉塔有两处独特的地方。

  纪传英向记者介绍,常见的塔一般为砖塔或者木塔,但是腾辉塔的建筑非常具有潮汕特色,用的是潮汕本地的建筑材料贝灰,与红糖、糯米等材料混上河沙,采用潮汕传统建筑方式夯筑而成,整座塔身主体不用一砖一木。

  纪传英说,采用贝灰混合材料夯筑的手法多用于潮汕传统民居的筑墙,但是用于塔的建设便是较为罕见。这种建筑方式也让塔身十分坚固。而且从塔身来看,当时夯筑使用的夹板高度应该在20厘米左右。一般而言,建造房屋使用的夯筑夹板一般在40厘米到50厘米高,低一点的夹板夯筑起来会更加结实。

  另一独特之处,在于“塔上加塔”的结构。一般而言,位于塔最高处的塔刹,是塔的收顶部分,一般佛教塔会有这样的装饰,但是将塔刹也建为塔身的“缩小版”,形成“塔上加塔”的样式,这较为少见了。

  “对腾辉塔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腾辉塔的塔刹是因为1918年的7.25级地震才倾斜的,与之一同带来的,是塔身的开裂以及部分构件的破损。”纪传英说,他一直以来都挺好奇塔刹的倾斜原因以及建筑材料,通过修缮之前的勘探得知,塔刹倾斜的原因是塔刹与塔身连接处完全脱离并形成不规则裂缝,“搭起脚手架才看到,塔刹的材料是砖块,与塔身连接处还有瓦片作为‘挑檐’。”

  “卸顶”全过程不到一分钟

  鉴于腾辉塔受损的情况,纪传英及其团队制订出相应的修缮计划,在搭设完脚手架之后,首先使用木条与钢丝绳对塔身进行临时性加固,以防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不测。除了采用贝灰混合材料填补塔身裂缝及补足破损部件外,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便是因1918年地震而断裂倾斜的塔刹的扶正。

  据纪传英介绍,最终采取的扶正方式是用吊车将塔刹进行整体吊离,经过清理及校正之后,再将塔刹扶正吊起安放。经过层层审批,最终这个略为大胆的想法得以通过。“其余修缮工作没有多大难度,塔刹的吊离才是考验功夫,如果成功地吊下来,那么修缮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也就完成了。”纪传英说。

  为了避免塔刹在吊离时发生意外,在吊离前数日,施工人员为塔刹安装了一个厚实的钢结构保护架。此外,塔刹易发生意外的部分也被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10月28日,腾辉塔的“卸顶”工作如期开展。工作人员再三确认安全后,塔刹被吊车缓缓吊起,直至确认不会与塔身发生磕碰后,塔刹被平稳地放置在预设的沙堆之上,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在这最为关键的一步完成后,施工人员将对塔身与塔刹的连接处进行清理,待到塔身修补工作及塔刹扶正的工作完成后,再将修复后的塔刹吊回原位安装。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