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楼、祠堂、凉亭、古庙……对于清远连州市的75岁老人张仁敏来说,这些村庄里承载他儿时记忆的建筑,早已消失。然而,更让他心生忧虑的是,那些他引以为傲的村庄历史,现在已鲜有人问津。
当连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邀请他加入到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项目中时,这位曾经的连州中学副校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有责任抢救被忽视的文物,弥补断层的传统文化。”张仁敏说。
广东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这项从2015年启动试点、2016年正式铺开的浩大工程,覆盖了全省18万余个自然村,现已有超过百万人投入普查工作。
此次普查以“自然村—自然形态”的居民聚落、最原生态的村庄为普查对象,原因就在于自然村落是传承历史文化、保存历史记忆最鲜活的载体。为了摸清广东基础省情,为了抢救与保护岭南历史文化遗产,也为了服务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东省正在“书写”自然村落的历史。
自2000年起10年间90万自然村落已消失
虽已入秋,9月下旬的粤北山区仍被烈日烘烤着。这一天,连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徐贤坚带着两位普查员——连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廖政勋与连州中学原副校长张仁敏前往勐大镇豆地村,对这个仅有39户人家的小村庄开展历史人文普查。
很难想象,这两位普查员都已是75岁高龄,一双运动鞋、一个装有纸笔的斜挎小包,就是他们“跋山涉水”的全部装备。“三伏天时照样去村子,这种天气不是问题。”已投入广东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9个月的他们,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不觉累。
驱车40分钟,便来到盘踞山底的豆地村。两位普查员刚到村委会坐定,提前联系好的村内长者——85岁的张玉洲就进门来。“我祖上300年前就来到这里了……”说起过去的故事,张玉洲颇有兴致。“平时跟后辈说这些,他们掉头就走。现在政府要把这些记录下来,好呀!”
在普查过程中,廖政勋和张仁敏愈发体会到记录村庄历史的迫切性:一些村庄仅剩杂草丛中的一块碑,村名成为传说,村庄早已不在。“我们这是在趁它们消失前进行抢救。”廖政勋说,“即便无法阻止看得见的实物消失,也可以通过记录,把看不见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而这也是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方志办”)牵头启动广东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项目的原因。据统计,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中国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落,平均每天消失80个—100个。
在豆地村普查中,张仁敏在当地村民指引下发现一块桥碑。“上面写着‘道光十四年重修’字样。”75岁的张仁敏略显兴奋,蹲在地上十余分钟,打开手机照明灯,仔细观察碑上文字。“刚才失态了。”回程车上,老人说,“但这就是寻找历史的乐趣。”
“通过普查,我们可以了解每个自然村的特色,并以此为依据发展经济或旅游业,服务于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也是此次普查的另一个重要意义。”省方志办副主任刘卫说。
逾百万人深入村落找寻岭南文化遗迹
连州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情况,只是全省普查工作的一个缩影。据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刘卫介绍,普查工作自今年3月份在全省铺开以来,已有超100万人投入其中。
在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南下村,普查人员统计发现,该村现有华人华侨约1250人,主要分布在印尼、泰国、新加坡和澳洲,全村归侨22人,是梅县重点侨村。
“广东作为重要的侨乡,进行此次普查,可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历史借鉴,为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了解家乡、联系乡情、寻根问祖提供指引与帮助,增强他们与家乡、祖国的联系和感情。”刘卫说。
把视线移至江门开平市赤坎镇虾村,则会看到另外一番完全不同的乡村风貌。
该村现存约90座建于清代至民国时期的传统广府民居,如灿庐、俊庐、炜庐、樑庐、春如楼等。这些民居除了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还承载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故事。
据当地资料记载,1945年,日军侵入虾村,村民提前安全疏散,但樑庐、炜庐等民居受到劫掠,部分村民埋伏到四豪楼内,武工队员在日军行经时,在楼顶开枪射击,击毙日军数名。最终日军未能侵入四豪楼内,村内亦无人员伤亡。
在这次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中,我省还纳入了古驿道遗迹的调查。经多位普查人员实地走访、考察,连州市手绘出四段具有特色的古驿道遗迹。其中,连州古驿道南津尾至青石桥段遗迹于西汉元鼎年间开辟,至今已有2100年历史。“这可能是广东省境内年代最久的古驿道。”徐贤坚说。而小北江水道遗迹旅游资源丰富,现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等全省18万个自然村落的普查全部完成,预计将会收集到超10亿文字、超百万张图片以及大量音像资料。”刘卫说。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广东是一个村落文化悠久厚重、丰富多样的区域,是岭南文化的中心,融合了移民文化和土著文化,形成了语言、建筑、风俗各异的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广东村落有其特殊性,也是全国村落发展的缩影。
他还表示,此次广东面向全省18万余个自然村的普查在全国属首次,普查将村落的历史渊源、文物古迹、人文风情等发掘出来并记录下来,具有文化抢救性意义。
预计2018年形成《全粤村情》著作
据介绍,2014年,全省完成第二轮修志工作,为开展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提供了条件。后经过2015年的专家论证、试点,该项目从今年3月开始在全省铺开,然而重重困难依然摆在面前。
为解决地方志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清远市下属各县区聘请了具有相关经验的退休老干部,他们既是本次普查的主力军,也是最重要的把关人。连州市的廖政勋与张仁敏,以及负责文稿修改的连州市档案馆原馆长彭文选,都因此加入普查团队。但仅靠他们,无法完成该市1.6万余个自然村落的第一轮普查。因此,各乡镇又发动村子里的教师、基层干部、文化人投入普查工作。
人员到位后,连州市里开始鼓励各县区地方志部门争取财政补助。“就清远市目前情况来看,基本可保证每个自然村500元补助。”邓翠萍说,也许这仅能支撑普查人员几天的工作量,但在普查中所获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投入到普查中来。
从全省层面来看,多个地市还与高校合作,使该项目变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成为大学生深入乡村、了解乡情的平台。
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超过100万人投入到18万余个自然村落的历史人文普查工作中。
根据清远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最近一次的简报,目前,该市普查表填写已完成82%,调查初稿完成量达65%.从全省来看,目前的普查进度是40%。省市两级方志办工作人员都坦言,工作越到后面推进越慢,初稿的审核和验收,将是各地接下来工作的难点。
“我们会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记录此次普查的成果,预计到2018年会形成一本名为《全粤村情》的著作。”刘卫说,这将是广东省自然村落的首部“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