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演员陈振江和李嘉宜演绎《帝女花》。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10日下午,广州塔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名家分享会——《当京剧遇上粤剧》,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广州粤剧院艺术总监欧凯明,国家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国家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国家京剧院著名导演孙桂元等艺术家就中国两大最具代表性的剧种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广州戏迷有福了!据悉,9月11日~13日,国家京剧院将在广州大剧院上演《龙凤呈祥》《满江红》《凤还巢》;9月14日、16日,广州粤剧院将携传统粤剧《马福龙卖箭》和新编粤剧《清水河畔》登台。
航班取消“爬也要爬到广州”
京剧和粤剧都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血脉贯通却又各有味道。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刘瑜梅局长在致辞中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希望通过举办一系列文旅结合的活动增强市民对抗疫的信心。”
国家京剧院王培副院长表示,国家京剧院参加广州艺术季并带来三场经典大戏,体现了在取得抗击新冠疫情斗争重大成果、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戏曲工作者迅速复工复产,以昂扬的姿态彰显文化自信的精神风貌。
在谈到京剧和粤剧的联系时,国家京剧院著名导演孙桂元表示,早在上世纪50年代,马师曾、红线女等粤剧大师就曾带着《搜书院》《关汉卿》等经典剧目造访北京,国家京剧院近年来也多次来广州演出。“一南一北两个剧种,一直互相关注着、交流着。三年前国家京剧院抱着致敬经典的心情,将粤剧传统经典剧目《帝女花》搬上了京剧的舞台,获得很大反响。未来,两个剧种一定能擦出更灿烂的火花。”他说。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广州粤剧院艺术总监欧凯明表示,“两大优秀剧种从来没有停止过相互学习、借鉴彼此的艺术特点。我本人也从京剧吸收了很多营养,丰富了我的表演。”
说到这次来广州演出,国家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和李胜素深有感触,就在抵达广州前一天,由于天气原因,原定航班取消了,近百人的演出团队的航班面临紧急重新安排,难度非常大,但国家京剧院的艺术家们表示“即便是爬也要爬到广州来”,这是因为在今年疫情原因、京剧院演出推迟取消几十场的情况下,不管是什么困难,广州市政府和广州大剧院从来没有动摇过对国家京剧院的邀请,“广州对戏曲院团的支持和关爱让我们十分感动。”于魁智说。
而选择《龙凤呈现》《满江红》《凤还巢》这三部剧目来广州也颇具深意。于魁智表示,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英雄的挺身而出总能振奋人心,比如南宋的岳飞,比如当下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我们希望通过上演《满江红》讴歌英雄形象、传播正能量,希望通过上演《龙凤呈祥》《凤还巢》传播真善美和喜庆祥和的气氛”。
当京剧遇上粤剧,跨越南北的携手,艺术家们都表示,将秉承前辈大师结下的情谊,回顾和展望经典,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为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不忘初心、继续奋斗。
周末听大戏
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领衔主演,国家京剧院将为羊城戏迷带来三台经典剧目。9月11日上演的《龙凤呈祥》取材自《三国演义》第五十四、五十五回等相关章节,由《甘露寺》《美人计》《回荆州》《芦花荡》等折子戏组合而成,是逢年过节必演的“吉祥戏”。
9月12日上演的《满江红》是国家京剧院经典保留剧目。上世纪60年代,国家京剧院将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创排为京剧,该剧遂成为剧院保留经典。
9月13日上演的《凤还巢》是京剧经典传统名剧。该剧根据清宫藏本《循环序》改编而成,由京剧大师梅兰芳于1929年在北京首演。作为一部机趣巧妙、清新典雅的轻喜剧,该剧在梅派剧目中占据光彩而独特的地位。
广州来“守擂”
9月14日、16日,广州粤剧院将分别带来传统粤剧《马福龙卖箭》和新编粤剧《清水河畔》。《马福龙卖箭》是广州粤剧院与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合作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经典粤剧南派传统剧目,取材于古本《李槐卖箭》,1957年由粤剧编剧何建青与粤剧名伶靓少佳整理改编。本次邀请粤剧编剧萧柱荣进行剧本整理,由吴浩剑担任导演,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二度梅”得主欧凯明与粤剧名家、梅花奖得主陈韵红领衔主演。
《清水河畔》是广州粤剧院全新创排的大型现代粤剧,该剧首次将“乡村振兴”这一现实题材搬上粤剧舞台,一众优秀演员“载歌载舞演故事”,符合戏曲美学精神的歌舞化表演让人耳目一新。该剧由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青年编剧吴海榕担任编剧,特别邀请到国家一级导演张平执导,由青年文武生李伟骢、青年花旦莫燕云以及粤剧艺术名家、梅花奖得主黎骏声领衔主演。
广州大剧院一直致力于传播推广中华传统戏曲,2020年下半年,除了国家京剧院、广州粤剧院,还将邀请永嘉昆剧团、上海越剧院,这些“宝藏”剧团带来的经典和新编剧目,将为传统戏曲的传承“拾一根柴,添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