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广东 > 岭南文化 > 文化在线

111岁木雕神楼惊艳亮相广州塔 背后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时间 : 2020-08-17 09:29:33 来源 : 广州日报
【打印】 【字体:

7c2622a6-10fe-4a94-ba07-c506f933fbed.jpg

精美的木雕大神楼。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日前,“岭南之窗”广州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区项目在广州塔正式启动。现场,岭南雕刻工艺的代表作、具有百年历史的金漆木雕精品——番禺木雕神楼惊艳呈现,引来无数关注。这件占地约26平方米的巨大木雕,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在这样的大舞台上站C位呢?

  据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消息,这件木雕精品,是该馆的珍藏。它是反映清代番禺冈尾社十八乡迎神赛会活动——“洪圣王出会”的珍贵实物,出自石楼村,上世纪50年代被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

  约100件木构件组成 当初拼装用了一个月

  这座木雕精品,之前在陈家祠的藏品库中是一大堆木构件,包括木框架若干、带彩绘的木板10余块、带金漆木雕的屏门12扇和长约4.2米的长条形木箱子8个。屏门上的金漆木雕精美、完好;木板上的彩绘内容为人物故事、龙凤和暗八仙等,色彩依旧鲜艳;8个木箱箱盖上分别阴刻“拨呼云月”“企阳花(上)”“拱顶鳌鱼帮口”“横眉”“龙柱(左)”“龙柱(右)”“人物柱(左)”“人物柱(右)”等字样,应是木箱的编号,为便利装配使用,其内存放着大量精细的木雕构件。2015年10月,馆方专家经过一个多月的拼接,将之复原。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在其专文《番禺十八乡“洪圣王出会”与石楼神楼》中,对之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介绍。

  黄海妍指出,承建神楼的“何秉记”将神楼建造成体量巨大的“宫殿”式样,参考了广州传统建筑的平面和立面布局与搭建方式。从建筑结构来看,可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个部分。神楼的主要构件采用圆雕、镂通雕、高浮雕、浅浮雕等多种雕刻工艺,髹漆贴金而成,采用大体量的梁、柱、隔板、雀替、山花、花罩等构件,配合彩绘等手法,装饰极其繁复和精美。神楼由大约100件木构件构成,长5.5米,宽4.8米,高5米,占地面积约26平方米。神楼正门左右两侧门框上分别刻有“宣统元年岁次己酉”“东中西龙楼社敬送”字样,门框背面刻有“何秉记造”。由此可知它建于1909年,距今已经有111年历史。

  浮雕包括了大量的民间故事

  神楼上的浮雕包括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历史典故:檐廊最前方两根圆柱形龙柱表面浮雕“鱼跃龙门”故事;龙柱内侧人物柱浮雕“薛丁山与樊梨花”;人物柱的顶部通过长达4.14米的大型拱顶连接,下方花罩雕刻“郭子仪祝寿”。神楼的压顶过梁木雕采用整块木料制作而成,总长4.14米,高0.45米,厚0.14米。两端上方各用圆雕雕刻鳌鱼和蝙蝠一只,鳌鱼寓意独占鳌头,蝙蝠寓意双福临门。此外还有“鱼跃龙门”“龙吐珠”“渔樵耕读”“八仙贺寿”等,皆为吉祥寓意或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反映了清末民间艺术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其中位于神楼正厅左右两侧屏门隔心板内的“渔樵耕读”木雕花板极为精彩,高1.25米,宽0.485米,厚0.085米,采用双面镂通雕技艺,底部以镂空网格衬托,可一睹广州木雕之精工。雕刻以“之”字形布局,渔夫、樵夫、农夫与书生自然协调地安排在画面中,下方配以麒麟凤凰、三阳开泰、双狮戏球、喜鹊登梅、二甲传胪等图案。

  此精品是石楼村在1909年制作

  洪圣王即传统民间信仰中的南海神。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下令祭祀南海神,位于今广州黄埔区南岗镇庙头村的南海神庙始建。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官方加封南海神为“洪圣广利王”。自此,民间又将南海神称为“洪圣王”。广州毗邻南海,从古至今海事兴旺。本地人对传说中掌管南海的洪圣王自然尊崇有加,除了在南海神庙的官方祀典外,民间亦形成了各种各样、形式庄严的祭祀活动和大量的南海神“离宫”洪圣王庙。番禺十八乡范围涉及今番禺区石楼镇、石碁镇和化龙镇,建立了冈尾洪圣庙,供奉洪圣王,在南海神诞期的农历二月十三日举行“洪圣王出会”。意在通过游神赛会使十八乡得到洪圣王的庇佑。

  黄海妍指出,石楼村在清代隶属番禺茭塘司,石楼陈氏宗族是茭塘司最重要的宗族之一。据学者朱光文的统计,明清两代,石楼陈姓共出进士5人,举人23人,贡生10人,秀才148人,其中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石楼科名最为鼎盛,人才辈出,造就了石楼陈氏宗族在番禺地方上的地位和话语权,“他们以陈氏大宗祠善世堂为中心,在清末时期整合、发展周边聚落,参与并主持地方事务”,黄海妍说,“因此,在轮到石楼村当值‘洪圣王出会’时,阖村一定会隆而重之,将出会要用的用品做得富丽堂皇。”

  这座神楼当时具体是怎样使用呢?黄海妍介绍:“在出会活动前夕,神楼在善世堂中安装好,‘洪圣王出会’时待洪圣王神像莅位后安坐在神楼中,整年接受本村、十八乡及周边民众的祭拜。出会活动结束后的次年,神楼被拆卸成散件放入8个樟木箱,存放在祠堂中。”石楼分别在道光四年(1824)、道光十三年(1833)、道光二十一年(1841)、咸丰八年(1858)、宣统二年(1910)当值“洪圣王出会”活动。宣统二年石楼当值“洪圣王出会”活动,神楼即是为宣统二年的当值而专门建造的。

  而据黄海妍在2016-2018年间在石楼镇、化龙镇一带的调查,发现赤岗、山门、西山等曾属冈尾社十八乡的村落中,仍保存着当时“洪圣王出会”时使用的部分实物。它们和石楼村神楼一起,是广州地区海洋文化、海上丝路繁荣的珍贵物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