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推动岭南文化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振兴,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全市现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作216项(含扩展项目)、非遗传承人200名、非遗传承基地100个、非遗工作站21个。
健全制度机制,推动非遗保护“体系化”
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配套制定非遗保护资金管理制度及档案管理制度,积极推动非遗条例立法。建立市区两级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各区(除南沙区)建成非遗保护中心。加强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开展以传承能力为核心的动态评估机制,完成全市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和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工作。获评优秀等级的国家级传承人数量居全省第一。
坚持学术引领,推动非遗实践“前沿化”
坚持理论与实践同步,继出版全国最早的非遗志后,2022年编撰出版《羊城遗韵——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100》,发布《2016—2020广州非遗传承发展报告总报告》《“非遗在社区”与人类学的社区研究》。举办粤剧传承与理论创新学术论坛暨粤剧研究新书发布会,出版《粤剧传统排场研究》《粤剧唱腔音乐形态研究》等四本粤剧研究专著。试点开展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存续状况调查工作,发布《广州粤曲项目存续状况调查研究报告》和曲艺类项目存续状况评估标准,试点成果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高度评价并采纳。以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粤曲为试点对象,在全省率先开展群体传承人认定试点工作,不断壮大非遗保护传承队伍。
加强跨界融合,推动非遗空间“城市化”
大力推进非遗融合行动,建成永庆坊非遗街区、北京路非遗街区,建设广州文化馆新馆非遗园,设立15个专题性非遗馆,创建2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16个市级非遗工作站、100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开放线上广州非遗街区,推出非遗VR云展厅,为市民群众了解非遗提供重要窗口。在广州塔开展“岭南之窗——文旅融合示范项目”,长期举办非遗展览。把非遗与舞台艺术相结合,创演《醒·狮》等优秀精品剧目,设立“粤语讲古说书场”,实施“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南越宫词》斩获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积极探索“非遗+”新业态,策划全国首条非遗地铁示范线,推出非遗专项珠江水上巡展,开发水上游、研学游等20余条非遗旅游路线,“广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遗产深度游路线”列入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全面启动非遗活化利用工程,开展广绣图像传播、广式家具余料利用计划、岭南武术动作视觉研究等,推动广州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连接现代生活,推动非遗传播“矩阵化”
开展七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历史资料片拍摄工作,已完成49部口述历史资料片,为非遗传承传播研究提供珍贵素材。出版《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选》《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等一批印象岭南系列文化图录丛书,图文并茂宣传广州非遗项目。每年在“学习强国”全国总台发布100多集非遗视频,在电商平台举办“我哋广式——广州非遗购物节”,“抖音广州非遗馆”现有61个非遗项目、96位传承人进驻,通过话题、聚合页等新媒体传播手段,提升传承人传播能力。实施非遗在景区、在博物馆、在校园、在商场、在社区“五在”工程,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广州市连续两年分别入选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和十大创新实践案例,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两届双入选的城市。全市超过500所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实践共86000多课时,涵盖幼儿园、大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等所有教育阶段,2/3以上的传承人长期在校园薪火相传,粤剧、广绣、剪纸等非遗项目纳入2022年广州中考特长生范围,广州市获选2021年度广东省“非遗进校园”精品和优秀案例奖数量居全省第一。
融入湾区建设,推动非遗活动“品牌化”
2018年以来连续举办四届非遗品牌大会,通过整合非遗项目、品牌营销、媒体传播、文化创意等行业,不断提升非遗品牌凝聚力和价值核心力。该活动已成为辐射大湾区、影响国内外的非遗领域品牌活动,并列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连续6年举办广州市青少年醒狮表演赛,吸引大湾区城市百余支醒狮队伍报名参赛。与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联合主办“循声觅道——香港节庆与民间工艺”线上展览导赏活动,吸引港澳台同胞和外国友人学习古琴、醒狮、广绣、咏春拳,讲好讲活广州故事,充分展现岭南优秀文化深厚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