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微信
| 手机端| 政务邮箱| 无障碍浏览|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设领域信息公开 > 项目概述

深圳多个“超级隧道工程”来了!

发布时间: 2024-04-28 09:00 来源:广东交通
【打印】

  近日,2024年世界隧道大会在深圳开幕。深圳多个隧道亮点工程充分展示中国工程技术硬实力,今天,咱们一起走进深中通道、妈湾跨海通道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改造工程等重大工程,感受这些隧道建设背后的魅力吧!

  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工程

  深中通道采用东隧西桥方案,路线起自广深沿江高速机场互通立交,通过广深沿江高速二期东接机荷高速,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马鞍岛登陆,与在建的中开高速对接,通过连接线实现在深圳、中山及广州南沙登陆。

3.1.jpg

  项目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全长约24公里,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全长684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沉管段长5035米,由32个“巨无霸”管节和一个最终接头连接而成。

3.2.png

  其中,世界首创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完成了海底隧道西侧E1-E23(含最终接头)管节的浮运安装施工。该船集成了北斗定位、DP系统等九大控制系统,破解了8万吨管节长距离复杂航路浮运安全及深水高精度对接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了大型管节深水条件下毫米级安装精度世界纪录。

  妈湾跨海通道——国内在建最大直径海底盾构隧道

  妈湾跨海通道是深圳首条跨海通道,也是目前国内在建最大直径海底盾构隧道。工程起于前海妈湾港区的妈湾大道与月亮湾大道交叉处,终于沿江高速大铲湾收费站及金湾大道-西乡大道交叉口,线路全长约8.1公里,分为地面道路和地下道路两部分。地下道路规划等级为城市快速路,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地面道路规划等级为城市主干路,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

3.3.jpg

  妈湾跨海通道工程分为右线和左线,施工过程中,攻克了填海区域松软地层掘进、穿越海底高水压长距离软硬不均地层及全断面硬岩地层等世界级海底隧道施工难题。

3.4.png

  在右线建设中,建设者为“妈湾号”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量身定制”,进行了多项针对性的设计,创新使用常压换刀技术、刀具实时监测系统、大流量泥水环流系统以及伸缩摆动式主驱动系统等多项前沿技术,实现了单日最高掘进10米的海底大盾构日掘进全国纪录。

  施工中,建设者还大力推进智能化建造技术应用,利用大数据系统综合分析全工序施工数据,实现对掘进参数实时智能监控、自动预警,确保了超大直径盾构水下高效、连续、安全掘进,为我国海底隧道智能化建造作出重要探索。

  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改造工程——国际隧道协会年度工程大奖

  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改造工程西起沙河东路立交,东至广深高速公路,全长5950米。其中,总部基地段全线下沉,下沉隧道段长度为1560米,地面改造段长度为4390米,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交通工程。

3.5.png

  工程采用“下沉隧道+地下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穗莞深城际站+超级总部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以五线六站超总枢纽布局规划为主导,与城市设计、交通设计、景观环境等多专业深度融合,深度统筹轨道、公交、隧道、地下空间开发等多系统的关系。

3.6.png

  该工程于2023年荣获第九届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年度工程大奖。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建设——自主研发安全风险管控平台实时监控隧道主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确保结构安全稳定;利用智慧建设平台,通过三维孪生模型场景实时监控工程进度,保障项目工期;此外,还引入张弦梁结构代替钢筋混凝土临时支护、挤扩支盘桩代替传统浮桩、双曲面搭接式挡土墙等新技术,设立了泥浆处理中心、砂石分离中心及固废再生中心组成的资源再生中心,实现污水、泥浆零排放,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率。

  下沉隧道通车后,将形成“地面+地下”立体化交通,有效缓解滨海大道交通瓶颈,消除滨海大道对深圳湾景观带的分隔,促进城市建筑与滨海景观融合,提供更高品质公共空间,打造湾区活力新引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