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人民日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兑现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③

2021-04-26 17:14:45 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次数:1049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一项项心系民生、胸怀万家的政策举措,一个个扑下身子、甩开膀子的奋斗身影,让脱贫攻坚的成果既有物质的丰盈,也有精神的激发

  广大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艰苦付出和默默奉献履行使命、兑现承诺,生动诠释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底色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回望,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贫困群众挥洒汗水、辛勤劳动,“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在高原山川、戈壁荒漠,扶贫干部竭尽全力、无私奉献,“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一个个扶贫项目的落地、一座座贫困堡垒的攻克、一道道发展难题的解决,无不饱含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着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

  时光为尺,标注闯关夺隘的奋斗豪情;岁月为证,彰显人民至上的赤子之心。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一口刀村,“举目皆是山,遍地都是石”。得益于土地入股、流转、经营的惠民政策,当地的困境一去不复返。在位于乌蒙山区的保华镇奢旮村,过去一桶水经常被当做礼品,有人甚至到山上找野果充饥解渴。正是因为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实施,村寨结束了人背马驮、望天吃水的历史。可以说,生活有多困顿,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就有多强烈;发展有多迫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念和决心就有多坚定。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当云南滇西边陲山区苦聪人寨子里的辍学娃走进学校开始读书,当山东沂蒙山的农民把自己种的蜜桃卖到了6000多公里之外的中东迪拜,当四川通江柳林村的贫困户在篱笆墙上写下“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的八个大字……一项项心系民生、胸怀万家的政策举措,一个个扑下身子、甩开膀子的奋斗身影,让脱贫攻坚的成果既有物质的丰盈,也有精神的激发;让贫困群众不仅获得了生活的改善,更打开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每年保持近100万人在岗开展驻村帮扶。从大兴安岭到秦巴山区,从黄土高坡到云贵高原,从武夷山区到乌蒙山区,从大别山区到吕梁山区,“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是主战场”。广大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艰苦付出和默默奉献履行使命、兑现承诺,生动诠释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底色。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就在覆盖14亿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在“十三五”期间每年1000多万个新增的就业岗位上,在减税降费、让老百姓享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里,在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等文化惠民活动里,在不断增多的蓝天、不断延伸的绿道、不断向好的居住环境里……只有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矢志奋斗,把人民至上刻写在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中,我们就一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创造更多奇迹、实现更大辉煌。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