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组织开展了2023年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法规宣讲进村(居)”活动,实现区、镇(街)、村(居)三级未保工作人员全覆盖。
明确主题
把握宣讲内容核心
本次宣讲活动重在讲实、讲细、讲精《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内容,助力提升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业务从业人员的政策法规应用能力。
宣讲活动结合实际案例对《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进行宣讲,重点解读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未成年人保护责任主体、监护人职责、村(居)委会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职责、政府保护、强制报告及案例分析等,进一步强化两法宣传实效。
同时,活动以实际案例展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常见问题,如身份认定、情况评估、档案管理、系统录入、定期探访等,指导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掌握正确方法和技巧,提高基础保障工作质量。
宣讲活动重点讲解农村留守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自身困境儿童、家庭困境儿童等特殊服务对象的身份认证材料,以及监护人监护状态的判定和动态管理,仔细讲解两类儿童的认定和退出流程、入户走访频次、保障标准和申请等内容。同时,向各区发放了《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广州市困境儿童保障政策摘要》等宣传手册6000余份。
突出重点
确保宣讲取得实效
宣讲活动紧扣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际,聚焦“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关爱服务队伍能力提升。
在市未成年人保护信息平台实操方面,活动对系统账号管理、工作台组成、个案跟踪和服务、儿童信息录入和更新管理、关爱服务的开展等方面进行实操授课,讲解信息平台使用规范,现场演示电脑和手机端用户操作细节,针对平台功能设置进行现场答疑,切实提高工作人员实操水平。
在提升危机个案处置能力方面,邀请心理专家对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就个案的发现和处置进行专题培训,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危机个案处置授课,切实增强工作人员处置危机个案的能力,更高效、专业地开展服务。
在两类儿童档案规范方面,组织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业务骨干就档案的编号、归档要件、调查及分类评估、入户走访情况记录、动态管理等内容进行解读,并通过实际案例,串联起两类儿童保障工作中常见问题,指导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掌握正确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关爱保障的工作质量。
积极创新
探索宣讲新型模式
宣讲活动改变传统培训方式,多种方式相结合。
在宣讲规模上,实现“集中学”到“分片学”的转变。考虑到基层儿童福利工作队伍的人员流动性,广州市采取“分片学”、全覆盖垂直宣讲的方式深入基层,避免在工作交接、流动中出现断层。
在宣讲形式上,实现单一模式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转变。充分考虑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工作特点,以及培训场地的现实困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各区民政局设主会场、各镇(街)设视频分会场,更广泛地扩大宣讲覆盖范围和宣讲成效,确保送教到位。
在宣讲内容上,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坚持需求导向,在设置宣讲内容前,积极向各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未成年人保护站工作人员、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广泛征集宣讲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收集各区未保工作中的各类疑难问题,根据问题开展针对性授课,为工作人员解决工作难点提供新思路、新路径。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