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新物种莲峰角蟾在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迅速吸引新华社、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关注,让莲峰角蟾真正“出圈”了。而随着话题热度持续,关于惠州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近年来,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惠州市野生动植物界的“朋友圈”不断扩大,珍稀野生动植物频繁“出圈”——2023年7月,全新物种广东溪蟾在南昆山自然保护区被首次发现;同年,“世界上最神秘的鸟”海南鳽首现惠州。此外,更有“林中行者”豹猫、“林中仙子”白鹇,以及斑林狸、倭花鼠、鼬獾等珍稀动物频繁现身,为惠州市生物多样性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采线,共同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彩生态画卷。
新物种莲峰角蟾在惠东莲花山脉被发现
2022年至2024年,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林石狮老师牵头的生物多样性团队在粤东地区进行了多次调查,并在惠东的高海拔山体发现一种未经科学描述的角蟾。经系统的形态学比较和分子系统发育学分析,该团队将其命名为一新物种——莲峰角蟾(Boulenophrys elongata),论文发表于今年3月15日的《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英文版)。
4月1日上午,在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林石狮的带领下,记者踏上了探访“莲峰角蟾”生活环境的旅程。经过约50分钟颠簸的车程,到达人迹罕至的山峰,该处海拔约900米。继续沿着树高林深的山路攀爬,10多分钟后终于到达首次发现“莲峰角蟾”的山溪处。放眼望去,这里山石叠放,水流暗涌。
据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此处附近亦是当初“南方肥螈”的发现地。溪水流经乱石形成的水帘瀑布,石缝之间形成湿润隐蔽的环境,十分适合对栖息地水温、水质和森林覆盖均有严格要求的两栖类、爬行类生物生存繁衍。
“我们在做科研调查时,发现往往宗教建筑周围附近的林相非常好,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也常常是给人最多惊喜的地方。”林石狮说,他的团队最早在2022年发现了莲峰角蟾,经过两年的标本采集、鉴定和分析等工作,最终于近期正式发布论文。
谈及“莲峰角蟾”的获名,林石狮说,以“莲峰”命名的初衷是要对外展示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优质的生态,让更多人了解惠州、认识惠州。他告诉记者,其团队在调查时发现莲花山脉的物种非常丰富,尤其是两栖类、爬行类,如增加了香港湍蛙、深圳后棱蛇、香港半叶趾虎等物种的分布新位置。林石狮说,莲峰角蟾的发现,说明莲花山脉作为华南区主要山脉之一,亟待开展进一步的科学考察工作。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徐伟宏介绍说,近年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该保护区不断强化管理保护措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继发现惠州异药花、毛柄马铃苣苔、单花马铃苣苔和南方肥螈后,本次又发现全新物种莲峰角蟾。“这充分说明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我们有充足理由相信,经过强化各种保护管理措施,加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惠东莲花山区域乃至整个惠州将出现更多新的物种。”徐伟宏说。
绿美惠州的生态底色更加凸显
事实上,近年来惠州生态朋友圈可谓频上“热点”,除了最近新发现的莲峰角蟾之外,还实现了八个“首次发现”——首次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全新物种广东溪蟾;首次在惠城区三栋镇西枝江边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首次在惠东黄埠沿海湿地滩涂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首次在惠东乌禽嶂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海南鳽;首次在仲恺潼湖国家湿地公园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彩鹮、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紫水鸡;首次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博罗红豆种群;首次在惠城区马安镇上寮村西枝江边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小天鹅。九个“首次发现”,成了惠州生态环境向好的最好例证。
“惠州是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和繁育地,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这与多年来惠州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密切相关。”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惠州是广东林业生态大市和重点林区,山水林田湖海一应俱全,坐拥“半城山色半城湖”,是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繁育地和迁徙地,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水平。多年来,惠州致力于生态保护修复,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据统计,惠州市森林面积1049.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7.91%,森林蓄积量4357.58万立方米;惠州记录记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7种;野生鸟类330多种。
近年来,惠州市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繁育地和迁徙地。目前,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地87个,其中自然保护区28个、森林公园47个、湿地公园10个、风景名胜区2个。随着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惠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绿美惠州的生态底色更加凸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