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建议办理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916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24-10-14
分享:
字体: [大] [中] [小]

苏灿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均衡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综合省总工会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技能人才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制造业当家、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等重大部署,以高技能领军人才为示范引领、以产业技能根基为基础支撑、以产教评融合发展为机制保障、以技能人才成长发展为最终目标,不断完善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努力把广东打造成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聚集高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有力技能人才支撑。目前,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97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9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达34.9%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一、落实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一是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支撑。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广东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分工台账,细化工作举措,形成协同机制,从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四方面共同推进实施,力争把广东打造成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聚集高地。印发了《关于推进非公有制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从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建设、健全技能形成体系、构建职业发展体系、维护劳动经济权益、保障主人翁地位、完善建功立业平台等7个方面提出21条具体举措,并对非公有制企业推进改革的责任主体提出明确指导意见。二是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要求,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大力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由用人单位、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等按照有关规定实施认定,充分向企业等用人主体放权。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包括央企国企和非公有制企业,均同等赋予“自主确定评价职业(工种)范围,自主设置岗位等级,自主开发制定岗位规范,自主运用评价方式”四个自主权。企业可以按照现行《职业分类大典》的技能类职业(工种)根据实际自行选择申报,可以自行建立考评人员和内部质量督导员队伍,自主开展企业职工的评价及发证工作,鼓励企业对通过认定的职工落实相应待遇。出台《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管理办法》,对符合规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自主评价的企业,给予对应的补贴。对自主评价效果显著的企业,鼓励当地财政予以补贴。截至2024年4月底,全省共有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3292家,其中企业2533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1925家)、院校327家、社评组织432家。2023年,全省新增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790475人次。三是在用人单位积极推进“新八级工”制度。全力推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新八级工”技能等级认定,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截至目前,广东省共组织三批特级技师、一批首席技师评聘,从41家企业(其中非公有制企业27家)中产生特级技师234名、首席技师19名,评聘工作由企业自主完成,获评人员均是为本地方、本行业企业乃至为国家重大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等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领军人才。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激励政策,每年公布首席技师、特级技师获评人员名单及企业名单,增强企业和高技能领军人才的荣誉感和信心,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更好发挥优秀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劳动者立足岗位提升技能素质。

  二、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大规模职工技能培训。开办省劳模工匠本科班,累计为431名劳模工匠提供本科继续教育的机会。持续开展工会就业技能培训,2023年全省工会筹集就业培训资金2286.4万元,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4.6万人次。实施产业工人素质提升计划和“求学圆梦行动”,联合开办劳模工匠本科班、新业态劳动者本科班和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本科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2023年为2万名产业工人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在深圳、湛江等市和深中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一批产业工人培训基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技能支撑。二是积极推进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规范管理,印发《广东省职业培训教学管理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的通知》(粤人社函〔2023〕339号),明确职业技能培训过程监管内容和要求,引导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完善职业培训管理制度,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同时,充分发挥“广东远程职业培训平台”作用,优化服务功能,丰富课程资源,持续为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线上技能培训公共服务。通过粤省事、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微信公众号宣传推广“广东远程职业培训平台”优质线上培训课程,提升线上培训便捷性,高质量推动线上培训资源共享。截至2023年底,累计登录平台浏览学习1274.3万人次,累计实名注册用户40.5万人。三是大力推进“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聚焦企业实际用人需求,以产业岗位标准为引领,创新建设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吸引比亚迪、腾讯、华为、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参与,共同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多渠道开展政策宣贯,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宣传推广。注重做好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认真做好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评选表彰工作,评选出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先进集体和职工。在2024年全国和省五一劳动奖评选表彰中,非公企业134个,非公企业职工146人。发布学习宣传“南粤工匠”“南粤最美职工”,深化劳模工匠进企业进校园活动,制作播出“南粤工匠”系列新闻报道、“百名南粤工匠”系列纪录片,展示劳模工匠的感人事迹、精湛技能、创新成果。二是加大高技能人才优秀事迹宣传力度。通过南方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李永民等第十六届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获奖人员先进事迹等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组织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获奖选手周楚杰参加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节目录制,举办世界技能大赛冠军选手媒体见面会,向全社会营造崇尚技能、尊重技能的社会风尚。主动服务,深入企业“送政策上门、送工具上手”。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通知》(粤人社函〔2021〕76号)和《广东省“新八级工”制度备案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包”,通过政策宣讲、上门服务、在线培训、专题辅导等方式,主动“送政策上门”。组织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等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将成功的评价模式、实施方式等以PPT、视频等方式总结成可落地借鉴的“工具包”,从申请备案、考务实施,到题库资源服务、考评指导等环节,为企业提供“送工具上手”、“点对点跟踪”等服务,让更多技能人才享受政策“红利”。

  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强化人才培养功能。一是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推荐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强化企业人才培养主体作用。建立全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平台建设运行成效定期报送机制,强化全省各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技能人才培养平台规范管理,监督各类平台切实履行技能人才培养责任。二是推进工匠学院体系建设。聚焦提高劳动者素质,面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支持各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工匠学院建设,建设覆盖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培训装备、职工创新、技能竞赛等方面较为完备系统的工匠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建立劳模工匠人才领衔的师资队伍,为广大职工提供理论和实操综合培训服务,精准培训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快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新型劳动者队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高技能人才工作部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推动“新八级工”制度在我省进一步落地实施,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规模以上企业备案为评价机构,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首席技师、特级技师评定与聘任制度,拓宽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为我省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二是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统一部署,积极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多元化、科学化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推动落实《关于推进非公有制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对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认知度,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做好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坚持以高技能人才培训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规范管理,持续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均衡发展提供服务支持。三是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产教评技能生态建设探索,协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等各类主体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的支撑作用和服务功能。深化工匠学院建设,依托龙头企业、工会学校等建设20个省级工匠学院,为优化升级产业链供应链、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培养急需工匠人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大非公有制企业高技能人才在五一劳动奖等评选表彰中的评选力度,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广东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宣传和推广发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技能宝贵的社会风尚。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年5月16日       

  (联系人及电话:杨伟,020-83189554)


回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