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广东省现代物流业“十五”计划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市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广东省现代物流业“十五”计划》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二年九月十日
广东省现代物流业“十五”计划
目 录
一、发展基础………………………………………………………………………1
(一)发展环境…………………………………………………………………1
(二)发展现状…………………………………………………………………2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4
(一)指导思想…………………………………………………………………5
(二)发展目标…………………………………………………………………5
三、发展重点………………………………………………………………………6
(一)完善综合物流运输网络…………………………………………………6
(二)建设物流信息支撑网络…………………………………………………7
(三)合理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网络……………………………………………8
(四)积极培育和有效启动物流市场………………………………………10
(五)促进不同区域物流产业协调发展……………………………………11
四、发展政策要点………………………………………………………………13
(一)规范物流发展秩序……………………………………………………13
(二)推进物流业的改革和开放……………………………………………14
(三)扶持现代物流企业发展………………………………………………15
(四)推动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16
(五)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16
(六)加强粤港澳区域物流协同合作………………………………………17
(七)建立协调有效的管理机制……………………………………………18
广东省现代物流业“十五”计划
为加快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
力发展现代流通业的意见》(粤发〔2002〕1号)和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
化的战略部署,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环境
1.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促进世界物流业蓬勃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全球
化不断加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和跨国企业重组风起云涌。互联
网和电子商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供应链管理技术发展迅速,物流服务的社会化、
专业化进程加快,第三方物流在发达国家蓬勃发展。随着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进程的加快,物流业作为新兴服务业得到了加速发展。我国和东盟区域贸易自由
化进程正在加快,国际贸易的进一步扩张为物流业发展带来良机。
2.改革和开放进程推动国内物流业迅速兴起。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后,正加快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交通运输、电子商务、商业、外贸、分销等物
流相关领域将逐步扩大开放;随着西部大开发不断深入,国内统一大市场格局正
逐步形成;国内企业和各级政府都越来越重视物流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业正在国
内迅速兴起。国内物流服务市场机会增加,市场竞争加剧。
3.我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为现代物流业带来良好机遇。
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加快服务业发展阶段,工业和贸易基础雄厚,珠江三角
洲地区制造业发达,是国际重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基地和高技术产品加工基
地。我省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正在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和城市
化进程不断推进,市场秩序不断规范,丰富的物流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二)发展现状
我省现代物流处于快速增长的起步阶段,物流基础设施具备一定规模,综合
运输网络初步建成,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业仍居主要地位,代表现代物流组
织形式的第三方物流迅速兴起。
1.物流产业稳步发展。2000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9662.23亿元,
工业总产值达16904.4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71.95亿元,
进出口总额达1701.06亿美元。大生产、大流通带动了物流市场发展,与
物流业相关的主要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和批发零售贸易业快速增长。
2000年, 包含以上行业的物流业增加值达1457.71亿元, 占全省
GDP的15.1%和第三产业的38.4%, 占GDP比重比1995年提
高了2.0个百分点:“九五”期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3%,比GDP
同期高3.0个百分点,物流业对经济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
2.社会物流量不断扩大。近年来我省加快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基础
设施建设,以广州为枢纽、向全省各地辐射的综合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以公路、
港口为主、铁路、航空为辅的物流运输网络基本建成,交通运输的硬件设备和技
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不断增强。 2000年,全社会货运量达
11.27亿吨,其中公路7.54亿吨、水运2.57亿吨、铁路0.86亿
吨;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9144万吨,集装箱557.74万标箱。货物周转
量为3065.72亿吨公里;广州白云机场成为我国三大门户机场之一,深圳
集装箱吞吐量进入全球“十强”。
3.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齐头并进。我省市场流通活跃、对外贸易较为发达。
以城市为依托的流通网络和市场体系基本建成, 2000年全省商品销售总额
8268.88亿元;集贸市场5622个,成交额达1917.36亿元,涌
现了一批以布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代表的成交规模大、辐射强、功能较完善的
批发市场。 连锁商业和配送服务等新型营销方式迅速兴起,大型连锁企业总店
145家, 经营网点遍布全国12个省33个市及省内各市,连锁经营交易额
187.67亿元,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6%,超级市场1135
个。国际物流较为发达,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不断发展。我省拥有全国最大的港口
群,是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基地和进出口集散地,有对外开放口岸51个,拥
有6个枢纽港口。2000年全省口岸进出口价值1842.09亿美元,占全
国的38.8%。
4.具备现代物流理念的企业正在兴起。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
用,电子商务迅速起步,初步建成了全省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和电子商务支付网关
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GPS)、无线通讯(WAP)
及互联网技术(WEB)等在生产管理中得到应用。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依托
原有的设施、客户、业务基础和经营网络正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部分大型生产
企业集团组建了专门的物流部门;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经营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
业迅速兴起;作为物流功能综合体现的物流配送中心也已有一定发展。国有、民
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物流企业共同发展,拥有广州宝供、广东邮政、广州商储、
中海国际、招商局物流等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服务质量的物流企业。UPS、
TNT、丹麦马士基等国际著名物流企业先后进入我省,世界著名的零售企业沃
尔玛、家乐福、吉之岛、万客隆等带来先进的物流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沃尔玛
还在我省成立了全球采购中心。
5.现代物流面临诸多问题。受体制、政策、技术、管理、人才、观念等因
素制约,我省现代物流的社会化水平不高,物流组织布局分散,行业垄断和地区
分割现象还较明显;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有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专
业化和技术水平不高,传统流通模式仍居主导地位;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滞后;
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不高,社会总体物流费用仍然居高。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省调整经济结构和地区布局、提高经济整体运行
效率和质量,进而完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也是我省适应我
国加入WTO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拓展经济增长空间、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的
重要举措。我省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促进现代物流业快速、协调发展。
(一)指导思想
坚持“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统筹规划、开放有序”的发展原则;以提高物
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加大物流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积极推进物流资
源整合,合理进行物流产业区域布局;增强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使之
成为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增创新优势的重
要支撑;通过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促进流通产业现代化,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最终推动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二)发展目标
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调整布局、
扩大开放,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促进海陆空等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
接和物流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基本建立高效率、高质量的社会化、专业化、国
际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动以广州- 深圳为轴线的珠江三角洲成为国内和国
际双向物流和海陆空立体物流相结合的国际性物流中心,成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
重要枢纽和节点,进而将我省建设成为开放、高效的物流强省。
——到2005年,初步建成高效便捷、有效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
立起资源共享、开放安全的物流信息支撑体系,建立起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物
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网络,建立起面向市场、规范公平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到2005年,基本建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
应的有效协作、布局科学的区域物流格局;造就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经营规模大、
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先进的现代物流企业。
——到2005年,我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700亿元,占GDP的比重
为16.5%,“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左右,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
用进一步增强。 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由 2000年的22.8%降低到
18%左右。物流业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业在物流业务中
的比重不断提高。
三、发展重点
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包括:推进和完善运输网络、信息支撑网络、
物流园区等三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和有效启动物流市场,引导和促进
物流业在不同地区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一)完善综合物流运输网络
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运输能力,基本形成以公路为基础、
以铁路为骨干,水运、航空、管道运输协调发展的高效便捷、有机衔接的综合运
输平台。
1.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完善综合运输条件。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
等相互配合的、能够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的综合运输网络。建设完善以广州
为枢纽、连接全省地级以上市的高速公路网;以广州、深圳等沿海枢纽港为龙头、
层次分明、协调发展的港口体系;以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为枢纽,深圳、汕头、
珠海、湛江等机场为干线机场的民用航空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广州为枢纽、
连接珠江三角洲各地级市的铁路网络;进一步改善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和广大农
村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加快城市交通与国省道主干线、机场快速干线、港口集疏
运通道等紧密衔接配合;加快与高速公路出口相连接的普通公路的建设和改造,
提高连接铁路、机场和港口主枢纽的通道通过能力,完善运输网络布局,增强物
流服务全国、连接海外的辐射能力。
2.有效整合运输资源,提高运输效率。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整合运力资源,
提供无缝运输;加快装运标准建设,加快消除运输障碍,增强综合运输能力。以
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运输的发展,重点选择高速公路的监控、
收费、快速货运系统等方面试点应用,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推进现代
运输系统的形成。加快对外运输通道、省内运输网络和港站主枢纽相互衔接,形
成结构合理、运输质量明显提高的综合运输体系。
(二)建设物流信息支撑网络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技术支撑,推进信息化是加快物流发展的重要手段。
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企业信息化,建立适应我省的现代物流信息
综合处理平台。
1.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性能的信息网络基础传输平台,完
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华南区域信息交换枢纽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建设,建
立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建立完善网上支付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
2.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广泛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快现代物流与电子
商务的融合;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信息网络,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制
造商、供应商及货主、用户联结起来,实现物流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全程管理,
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在公共平台的基础上,加快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加
快建设网上交易系统、网上支付系统及相关的物流配送系统。
3.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推进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加快建立各类物流信
息系统;促进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在企业内部
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加快条形码技术、卫星定位
技术、扫描器、电视监控等技术的应用。
(三)合理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网络
按照因地制宜、集约高效的原则,结合城市发展的目标和定位,以物流园区
-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基本模式,建设物流节点。
1.合理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在交通设施条件优越、商品集散能力强、辐射
范围广的地区,结合改造和整合利用现有设施,建设若干个规模合理、运作规范
的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多式联运及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
在紧靠港口、机场和陆路口岸及海关监管通道相结合的大型转运枢纽,建设国际
型物流园区;在多种运输方式骨干线网交汇的中转枢纽,建设全国枢纽型物流园
区;在跨区长途运输和城际配送的转换枢纽,建设区域转运型物流中心。以广州、
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汕头、湛江、韶关等交通方便、集散能力强的地
区,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全局性、关键性的物流园区,形成
辐射东南、西南、西北、华南地区的物流网络框架。
2.加快物流配送中心网络建设。结合城市规模和发展目标,合理布置物流
配送中心,为城市内的生产、商贸和消费服务,建设若干有合理规模、运作规范
的现代化的配送中心,推进商品配送操作自动化、管理科学化和服务标准化。加
强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逐步实现仓库立体化、装卸搬运机械化、拆零商
品配货电子化、物流功能条码化、配送过程无纸化,建立自动补货系统,提高配
送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组织生产资料分销企业完善服务功能,为生产企业提供
原辅材料及零部件的配送业务,逐步建立建材、家具家电、日用化工产品、食品
等专业化加工配送中心。支持大型连锁、批发代理、第三方物流和大型工业企业
进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扩大配送品种范围,加快建立综合性与专业性并存的多
层次、大规模、多品种、高效率的物流配送体系。
3.有效整合现有的场地资源。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建设,要切实按照资源
有效整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货运站场、编组站、仓库、批发市场等场地设
施资源,加以必要的改造和提高,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切忌贪大求
全和低效重复。
(四)积极培育和有效启动物流市场
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我国加入WTO后对物流市场发展的要求,加快培
育物流有效需求,积极培育和壮大现代物流企业,尤其是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
发展。
1.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组织方
式。按照经济效益与规模化原则,引导企业调整经营组织方式,将原材料采购、
运输、仓储、产成品加工、整理和配送等物流服务有效分离出来,以现代物流管
理模式进行重组,剥离低效物流部门,释放物流外包业务,逐步推进企业物流活
动的社会化和专业化,为物流产业发展培育广泛而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
2.大力开辟国内外市场物流需求。适应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功能完善的
需要,加快发展货仓式商场、购物中心、超市、连锁经营等新型商业业态,通过
城市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创造物流需求。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方式,加
快建立“广货”的国内外分销网络。吸引跨国公司增加投资办厂,增加企业生产
物流需求。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粤港区域贸易自由化发展趋势,扩大进出口
贸易,扩大国际物流市场。
3.提高物流服务的有效供给。按照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要求,提高物
流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加快企业
改造、改组、兼并,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物流服务市场,推动在利益分享的
基础上组建物流同盟,实现跨区域经营,培育一批组织基础好和管理水平高的大
型企业。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批发配送等企业,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围绕市
场需求,延伸物流服务范围和领域,逐渐成为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务的供应者。适
应现代流通方式变革的需要,推动批发市场向生产和零售两头延伸,完善功能、
提高档次,促进交易功能与深加工、物流、配送、信息等增值服务和现代营销服
务结合起来。
(五)促进不同区域物流产业协调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原则,促进物流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物流设
施建设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经济区位条件结合起来。充
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合理布局物流设施建设。以广州- 深圳两个中心城市为轴
线,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为重点,东西两翼和粤北为补充,建设层次分明、结构
合理、布局科学、功能互补的物流产业体系,促进物流业在不同区域协调发展。
1.中心城市。广州、深圳要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物流中心和枢纽为目标,
高标准、高起点发展现代物流,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综合网络建设和物流信息平台
建设;充分发挥广州、深圳枢纽港口、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和深圳干线机场的物
流功能;利用港口、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积极发展国际物流;根据城市发展的
需要,加快城市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广州要加快推进建设大
型的航空港、深水港、信息港等“三大港”和辐射全国及海外的南沙物流园等物
流园区建设。深圳要加快深水集装箱码头、铜鼓航道、空运中心等建设,推进深
圳笋岗——清水河等六个物流园区建设。将广州、深圳建设成为发展现代物流业
的示范地区。
2.珠江三角洲。适应加工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加快珠
江三角洲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的配套建设,积极发挥港口、公路、铁路、
航空的物流资源优势,积极支持和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
通方式,完善对外开放的服务窗口和通向国内市场的重要门户功能;加快珠江三
角洲城市之间以及和省内外的沟通联系,提高城际物流效率;在铁路、高速公路、
港口运输条件好和加工制造业较发达的东莞、佛山、中山、江门等地区,合理规
划建设一批具有专业性或综合性的家电、家具、服装、玩具等区域性物流中心,
把作为世界加工制造基地的珠江三角洲,进一步建设成为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重
要的物流基地,增创珠江三角洲的地缘新优势。
3.东西两翼。以汕头、湛江枢纽港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的高速公路和铁
路资源,加强出省通道的对外联系作用,扩大对外的辐射作用。汕头、湛江要以
建成华南东部与西南沿海大型物流中心为目标,加快港口建设,逐步形成配套完
善的物流基础设施。
4.山区。加快建设和改造山区公路等交通设施,增强山区交通运输能力。
适应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培育壮大有规模、上档
次、多功能农产品批发市场,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提高交易规模;加快农副产
品批发市场与现代物流业的结合,促进批发市场开展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的增值
服务,提高农产品生产和供应水平。发展具有农村特色、适应农产品特点的社会
化、专业化的农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以现代物流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增加农
民收入。粤北山区要结合京珠高速公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四、发展政策要点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规范,合理
引导。
(一)规范物流发展秩序
1.加快物流相关领域管理政策的调整。加快对现行交通运输、商业流通等
政策中妨碍公平竞争、限制市场准入等影响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规章制度进行必
要的清理。尽快建立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的管理制度。按照市场机制,研究
制定鼓励多元化市场主体投资物流设施的政策。
2.做好物流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管理。对交通运输、物流园区和信息设施等
重大的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协调不同地区、城市之间的物流
设施建设,防止一哄而起、盲目建设,避免资源浪费。
3.营造良好的物流发展市场环境。打破部门分割和地区垄断,规范竞争秩
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守信、公平的市场环境。改善工商登记、办理
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理、查验通关等工作,为现代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
环境。
(二)推进物流业的改革和开放
1.扩大物流市场准入。在规范市场准入标准基础上,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
进入物流服务市场。顺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扩大利用外商投资。物流开
放逐步由基础设施建设向商业贸易、对外贸易、交通运输、仓储服务等服务领域
拓展。在贸易权(进出口权)和分销权(批发、零售、维修、运输)以及分销辅
助服务(租赁、速递、货物储运、货仓、广告、技术检测分析、包装等)领域要
先行开放。开放批发零售和分销领域,吸引国内外零售集团进入我省。逐步扩大
外商直接投资的范围,调整外商投资股比的限制。允许外商和民营资本投资现代
物流业,参与改造物流企业,使物流成为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投资的新领域。
2.加快对先进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通过引入国际知名物流企业,
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物流技术和管理。吸引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商品采购中心、
物流配送中心,鼓励国内物流企业采用多种形式与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开展合作,
推动国有商业企业、外贸企业的改造和改组。
3.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物流竞争和合作。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我省企业与国
外物流企业合作,加快物流服务“走出去”步伐。建立沟通国际的物流网络体系,
拓展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分销渠道,促进我省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物流服务市场竞
争,推进国际化进程。
(三)扶持现代物流企业发展
1.推进物流企业改革。通过改制、上市、兼并等资产联合重组和专业化改
造,加快批发企业和储运企业改组、改造相结合,打破行业界限和地区封锁,有
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和发展社会化的物流企业。
2.制定相应鼓励措施。研究制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装备更新的融资
政策、物流园区的土地使用政策、物流服务及运输价格政策以及工商登记管理政
策等支持性的物流管理制度和有关政策。有关部门要在财税、用地、用电、工商、
海关、外经贸等方面,采取扶持性措施,支持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加快海关电子
通关建设。
3.鼓励企业进行物流配送服务。支持大型连锁、批发代理、第三方物流和
大型工业企业进行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建立综合性与专业性并存的多层次物流配
送体系。扶持具有集成化物流服务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
4.建立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示范制度。加快推动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
重点扶持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增强企业竞争力,尽快形成
一批技术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
(四)推动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
1.制定现代物流标准体系。尽快制订适应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与国
际接轨的物流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促进各种物流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标准协调
一致。围绕采购、运输、装卸、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及信息交换等技
术,对托盘、集装箱、各种物流搬运和装卸设施、物流中心、条形码等通用性较
强的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并进行适当的修订和完善,加快制定
一批运输方式装备标准、物流器具、物流包装和物流信息的地方标准。
2.积极借鉴国际物流有关标准。对落后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准尽快淘
汰;对国家标准没有覆盖的领域要积极引进和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借鉴国际
上比较成熟的物流技术和服务标准,将国际标准转化为适合我省实际的地方标准。
(五)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1.加快推广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推广供应链管理技术为核心的物流服
务方式。推广应用当代国内外先进实用的集装箱拖挂车、大型专用货车等交通运
输技术,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应用条形码/ 语音/ 射频自动识别系统、
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物流自动化技
术,条形码、互联网、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物
流信息化技术和快速反应(QR)、有效的客户反应(ECR)等现代物流管理
技术,提高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环节的效率。大中型商业企
业普及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决策支持及运营系统的应用;以大型商贸市场为依托建
成专业化市场的电子商务平台。
2.加强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充分调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
积极支持和引导物流科研工作,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3.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物流管理、电子
商务、连锁经营和市场管理等物流相关专业,在管理科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
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中开设现代流通相关课程,提高物流专业的教育水平,推广
和普及现代流通教育,加快提高现代物流人才质量。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
教育机构参与并开展多层次的物流培训和教育工作;加快物流人才的引进,尽快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业务管理和掌握先进技术的各层次专业人才。
(六)加强粤港澳区域物流协同合作
物流业是粤港澳合作的重要领域。充分发挥粤港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和粤澳高
层会晤制度的作用,按照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三地在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服务、企业合作、人才资源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增强
珠江三角洲区域物流的整体水平。
1.加强粤港澳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逐步完善粤港澳跨界大型基建项目协
调机制,定期交流三地大型基建项目的规划及建设进展情况,有效衔接基础设施,
加快区域基础设施整体配套。加快西部通道建设,提高过境交通运输通行能力,
提高通行效率,解决物流瓶颈和障碍。
2.加快物流服务领域有效协作。加快航运、航空和陆路交通等运输业合作,
加强港口、机场资源整合。重点加强以港口为依托的集装箱运输和以机场为供应
链接点的航空物流协作。逐步放开运输市场,鼓励港澳外商来粤经营航运、道路
运输以及口岸运输服务业务。充分利用深圳、广州等地仓储成本低、仓储能力和
综合资源较丰富的有利条件,促进香港有实力的仓储企业来粤合作发展物流业。
加快口岸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大通关,提高通关效率。
3.推进企业之间的战略联合。充分利用粤港澳三地的地缘和人缘优势,在
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配合的基础上,拓展粤港澳三地企业合作。尤其
是要推进三地在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方面,加强物流信息、技术、管理等领域合
作,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三地企业之间的物流战略联合。
(七)建立协调有效的管理机制
1.建立物流工作协调管理和服务机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涉及计划、经贸、
外经贸、交通、铁道、民航、海关、工商、税务等众多部门,有关部门应各司其
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配合,改进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由相关部门组成协调
小组,协调物流产业的相关政策等重大问题。各相关部门和地区根据规划要求制
定实施细则,组织实施。加强物流领域的基础管理,尽快研究建立现代物流业统
计指标体系。
2.发挥物流相关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发挥现有与物流相关的
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相关行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物流服务的专业化、
社会化;引导和促进相关物流行业协会的联合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