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其中一大变化是明确了恢复期感染者核酸检测Ct值≥35即可达到出院或解除隔离标准。而此前,我国一直采用的认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的标准是Ct值>40。
何为Ct值?调低作为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的核酸Ct值指标意味着什么?此番调整的背后有何考虑?就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主任周强作出解答。
问:Ct值是什么?跟在医院做的CT检查有关系吗?
周强:Ct值跟做CT没有关系,它的全称是循环数阀值。当采集鼻咽拭子后,专业人员要将反应管内可能存在的新冠病毒核酸不断扩增复制,直到可以检测出病毒为止。Ct值就是为了达到能检测出病毒片段的设定阀值所要经过的循环次数。简单理解,Ct值的大小关系到人体内病毒载量的多少。Ct值越小,代表样本中病毒含量越多,传染性越强。Ct值越大,代表样本中病毒含量越少,传染性越弱。
问:如何理解将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的Ct值标准从>40调整为≥35?
周强:将新冠感染者核酸检测的Ct值≥35认定为核酸阴性是许多国家都在使用的标准。当恢复期感染者的核酸Ct值≥35时,意味着在其样本中没有分离出病毒,传染风险小,也没有发现密切接触者感染的情况。新版诊疗方案下调了解除隔离或出院的标准,将缩短感染者的住院时间,可以让有限医疗资源服务更多有需要的人。
不过要明确的是,核酸Ct值≥35判断为阴性的标准只适用于经过集中隔离或治疗的病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初筛或确诊时,判断为核酸检测阳性的Ct值标准依然没有改变。
问:恢复期感染者出院后需注意哪些事项?
周强:核酸Ct值≥35代表此时该感染者的传染性已经很小,按照新的诊疗方案,出院不再需要接受14天的隔离管理,而是改为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但是居家观察时,更需要自我管理和约束,要做到佩戴口罩、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有条件的要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近距离密切接触。
问:为何要增加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
周强:增加抗原检测,实际上是为了更快地跑赢病毒,可用于对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抗原检测与大规模核酸筛查的“组合拳”能提升“早发现”的能力,尽早筛查感染者、控制传染源,切断疫情传播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