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张白纸”为起点,历经5年多的规划建设,3月2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在细雨朦胧中揭开了面纱。
作为“三大平台”之一的南沙,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多家高水平医院分院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6所三甲医院在南沙设置院区,其中3家高水平医院和3家专科医院,它们将携手构筑起大湾区医疗卫生新高地的“四梁八柱”。
以中山一院为代表的高水平医院,为何“扎堆”广州南沙?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否成为南沙提升人才吸引力指数、推动粤港澳三地医疗互融的“新王牌”?
区位优势
建成大湾区30分钟医疗救治圈
驾车从南沙区政府往南行约15分钟,跨过凤凰一桥、二桥,就能看到一片造型现代、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俯拍时如一柄“生命之钥”。其中最高的一栋有23层,靛蓝色玻璃与纯白色外墙交相辉映,顶部造型仿若一艘鸣笛远航的巨轮。
高起点、高配置,是这所医院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走进崭新的院区,3.0T超高强磁共振成像系统、骨科手术机器人、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等“医之重器”摩厉以须。
医院“内置”的智能物流系统覆盖了全院90余个医技科室、护理单元、门急诊等科室,可运输物品含输液、临床标本、药品、医用耗材、临床用血甚至是病历档案和办公用品,真正解放了医务人员的双手,也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感控风险。
中山一院透露,越秀院区与南沙院区实行垂直管理,医疗专家均由院本部统一派出。今年3月1日,首批科室执行主任、专家近80位已正式入驻中山一院南沙院区。下一阶段,各业务科室根据要求,已提前做好轮派准备和计划。
坐落在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中山一院南沙院区的“野心”不小,率先提出了“建成大湾区30分钟医疗救治圈”的目标。
早上10时许,一架通体鲜黄的救援直升机在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北区临床诊疗中心楼顶缓缓降落,紧张的急救演练正在进行。
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患者”从1楼的急救室出发,乘坐专用电梯到达停机坪。直升机从这里起飞,只要13分钟就能飞抵直线距离约48公里外、位于广州市中心的院本部。
以中山一院南沙院区为圆心,用48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都在其中;把半径增加到90公里,香港、澳门都能被覆盖。高效的空中转运救治体系,能为整个大湾区的急重症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按照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标准建设,除了直升机停机坪外,中山一院南沙院区还配备移动手术室、移动ICU,建设急救码头,搭建海陆空立体转运救治体系,建成大湾区30分钟医疗救治圈。
规模效应
高水平医院接连落子南沙
这些年,南沙正在加大马力推动高水平医院落户,渴望以优质医疗服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放眼东部的南沙湾,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已竣工交付;南部的万顷沙,省中医南沙医院有望在今年启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沙院区)、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中心也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建设……
这些医院的专科布局各有所侧重——中山一院将在南沙设置精准肿瘤学科、烧伤整形学科、消化疾病学科、内分泌代谢与心脑血管病学科、生殖医学学科、耳鼻咽头颈外科六大学科群;省中医院通过南沙院区和省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中心,健全中医药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机制;市妇儿聚焦妇幼专科;市一专注布局血液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核医学……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南沙的医疗实力并不弱,它不像是越秀那般三甲医院云集,而是集各家之所长,“众筹”了一个能力不菲的医疗机构“超市”,让老百姓有机会选择不同医疗机构的金牌科室寻医问诊。
相信未来,南沙区居民足不出区,就能享受一流专科的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不仅如此,高水平医院落子南沙,受益的还有珠三角城市群的居民。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曹杰曾表示,随着南沙枢纽的建设,尤其是深中通道的竣工,南沙医疗资源将会辐射至珠三角其他城市,当地居民完全有可能驱车到南沙看门诊做手术,相信下一阶段南沙的高水平医院会凭借强势学科吸引更多外地患者前来就医。
位处在南沙的高水平医院,还是中国医疗的“实力担当”。
今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争取中山一院、广东省中医院获批建设国家医学中心。
中山一院院长、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肖海鹏认为,中山一院和省中医院双国家医学中心选址南沙,正是要围绕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形成一批医学研究高峰、成果转化高地、人才培养基地、数据汇集平台,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临床科研成果转化。
作为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重要载体,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将全面承载国家医学中心研发攻关、成果转化、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公共卫生、临床诊疗、中西医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八大功能。
事实上,早在2021年3月,中山一院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签署共建国际手术机器人培训中心合作协议,计划面向中国,美国和环太平洋国家开展机器人手术培训与教育项目。如今,培训中心已在南沙落成,将为全球的卫生健康事业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医学人才。
打通机制
加速融合,便利港澳居民就医养老
南沙不只是广州的南沙,更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上,高水平医院不逞一时之快,而是坚持长期主义,探索跨境医疗融合的无限可能。
2月27日,南沙首家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启用,广东居民无须出境就能享受到地道的“港式医疗服务”。居住在番禺区的香港居民郑先生是首名患者,他驱车40分钟来到南沙,花了30元就和来自香港的全科医生龚敬乐进行了面诊。
同样是2月,广东公布了第二批14家“港澳药械通”定点医疗机构,中山一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高水平公立三级甲等医院被纳入。
其实,以中山一院南沙院区为代表的高水平医院,实际上承载了大湾区居民对南沙、对“国际一流、港澳互融”城市空间的期待。有高水平医院保驾护航,“港式医疗”“港式学校”“港式社区”“港式服务”逐渐成形,来到南沙的港澳居民就能安居乐业、医有所依。
大湾区医疗融合还在向前迈进。
此前,中山一院南沙院区拟被纳入南沙医疗机构“白名单”,并向香港特区政府申请作为香港“长者医疗券”在南沙首批试点医疗机构;同时,该院正积极参与医院管理与质量认证,推进跨境医疗服务规则衔接,打破与境外医院开展业务交流、接受国际商业保险支付等的“壁垒”。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样不甘落后。曹杰表示,医院将加强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沟通联系,积极谋划建立国际医学部(港澳医学中心),探索穗港临床科研成果转化,为港澳居民和省内外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将时间的维度拉长,高水平医院,在南沙,将有更广袤的想象空间。
肖海鹏表示,南沙肩负着国家新区、自贸试验片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多重使命任务,将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南沙院区的启用,标志着中山一院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开启了新的征程。
“我们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优秀文化,保证医院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说,中山一院将在争创国家医学中心、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锻造医院文化软实力,为医院发展凝心聚力提供根本保障,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