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专题 >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 > 推动科技产业互促双强

广东谋划科技产业互促双强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时间 : 2024-10-17 09:27:49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10月11日,“国之重器”江门中微子实验迎来重要进展:随着探测器主体装置基本建成,项目建设进入收官阶段。江门中微子实验的设计全球领先,运行取数后有望取得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将成为广东基础科学研究的又一“利器”。

  当今世界,科学研究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时不我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围绕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加快形成面向未来的创新型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

  从年初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谋划“科技产业互促双强”,到出台并施行省级科技创新条例,广东坚持向科技创新要答案,科创大潮涌动大湾区,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能。

  更多原始创新重大成果“广东造”

  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首次发现异质结界面高温超导电性,开启了国际高温超导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今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站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基础研究是一项长期投资,我将和团队争取在从事的几个前沿方向上继续攻关,为国家科研事业作贡献。”薛其坤说。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之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就越繁茂。

  作为经济大省、产业大省,广东在推动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中,愈发感受到科学技术尤其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大科学装置不断“上新”、在全国率先探索省实验室建设、广纳顶尖和领军科技人才……广东不断做强基础研究的“家底”。

  大科学装置形成集群之势。除江门中微子实验外,在东莞,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获得国家批复,有望年内动工。目前,广东在建或规划中的还有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与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等。

  省实验室建设领风气之先。2017年底,广东启动首批4家省实验室建设,截至目前已建设三批11家,在基础研究上不断取得突破,例如,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牵头的“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成果曾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目前,广东初步建立起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省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及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组成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

  人才磁吸效应得以彰显。大科学装置、高水平实验室和大学的建设,让全球人才慕名而来。著名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便选择了深圳,致力于打造生物医药的“东方大湾区”。

  根据《中国基础研究竞争力报告2023》,广东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连续2年排名全国第二。未来,将有更多原始创新重大成果成为“广东造”。

  甩掉“卡脖子”的手

  10月8日,华为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NEXT开启公测,微信鸿蒙原生版也开始邀请内测,相关话题冲上网络热搜。

  智能手机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操作系统作为连接芯片与应用软件的“桥梁”,其实是软件领域的大国重器。而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广泛应用的移动操作系统安卓和iOS均系国外研发,鸿蒙能够实现从内核到文件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和编译器的自主,实属不易。

  高技术领域是今天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甩掉“卡脖子”的手成为科技界与产业界的强烈共识。

  着眼于此,自2018年8月起,广东便启动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九大领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至今共组织实施了12批754个项目。

  集成电路、工业软件、高端医疗器械……多年来,广东在这些重点领域打破产业链条的堵点、卡点,实现了多点突破。

  以高端医疗器械为例,5.0T全身核磁共振仪成功研发、单孔径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这些新设备均打破了国外垄断,彰显出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

  然而,在重点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只是开端,让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同样是巨大挑战。成果转化是一道公认的国际难题,被称为科技成果的“死亡之谷”,广东如何破题?

  这就不得不提到广东另一个科技创新的“国字号”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集“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大湾区科技创新枢纽是中心的明确定位。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品、产业和产业链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田宏说。

  自2022年8月正式运行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不断突破,直属创新平台聚焦工业软件、粒子应用、智能系统和集成电路,牵头人包括李泽湘等知名专家;术中手持式医用伽马相机、玻片扫描影像系统等成果实现落地。

  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带动下,广东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从实验室闯入了大市场。

  培育产业集群向创新要动力

  连日来,聚焦重点产业,广东密集出台新政——

  10月9日,《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提出花3年时间把广东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规模做到万亿元级别。

  10月14日,《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公开,力争到2026年全省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

  产业发展要上新台阶,动力从何来?企业的研发部门里有答案。

  自主研发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创新药参郁宁神片、汉诺医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仪……以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为例,先进药械的面世离不开企业的研发投入。数据显示,全省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经费、90%的发明专利申请都来源于企业。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广东的企业创新能力一直是“长板”,连续7年排名全国第一,有力支撑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排名全国首位。

  从数量看,广东有高新技术企业超7.6万家,数量连续8年全国第一;从质量看,华为、美的、比亚迪等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做出了示范领先。

  今年初,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盘古气象大模型”获评为“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榜首。这是全球首个精度超过传统数值预报方法的人工智能模型。

  从企业到集群,从创新到革新,大魄力赢来大发展。2020年,广东提出要培育发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近年来成果逐步展现。

  看汽车产业集群——2023年,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广东造”;今年4月,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在广州大学城落地,标志着广州大学城飞行汽车基础设施正式启动建设,为产业集群开辟“新赛道”。

  再看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珠海赛纳自主研发的白墨填充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人体器官功能模型一次整体打印;大族半导体研制出核心部件100%国产化的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设备,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广东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区,同时是全球激光与增材制造产值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拥有大族激光、纳思达等27家上市企业,年营收超1亿元的企业超90家。

  激活科技引擎,释放创新热情,企业和产业在广东向“新”攀“高”。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广东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坚持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正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的新广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