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百里嘉”正步步逼近,将于今日白天在粤西沿海地区登陆;超强台风“山竹”则紧随其后,周六将移入南海海面后趋向我省。
省防总继续维持防风Ⅲ级应急响应,组织气象、海洋、水文、海洋渔业、海事、国土、住建等部门集中值守和加密会商,向受影响市、县、镇动态更新台风、风暴潮、强降雨影响区域图,并派出3个工作组赴粤西督导,指导受影响地区落实针对性防御措施。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办公室维持气象灾害(台风)Ⅲ级应急响应。
预计今日粤西沿海市县有暴雨
监测显示,12日17时,“百里嘉”中心位于雷州半岛偏东方向约36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相当于83公里/小时),中心最低气压992百帕。
12日,受“百里嘉”外围环流影响,粤东出现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余市县多云间阴天,局部有阵雨。与此同时,粤东沿海地区及海面、珠江口沿海及海面出现6到8级的大风,南海北部出现8到10级的大风。
气象部门预计,“百里嘉”将以每小时15到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还将略有加强,将于13日白天以强热带风暴级在粤西沿海地区登陆。
受台风“百里嘉”影响,我省海面和南部市县将有明显风雨过程。13日,粤西沿海市县有大雨到暴雨,其中雷州半岛有暴雨到大暴雨,珠三角南部市县有中雨局部大雨,其余市县多云有雷阵雨。14日-15日,全省以晴热天气为主,粤西沿海市县有阵雨,大部分市县将有35℃~37℃的高温。
海上大风方面,13日,南海北部海面、我省沿海和海面有7级—9级大风,其中台风中心经过的海面旋转风9级—10级。
另外,超强台风“山竹”12日17时中心位于距离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向约148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65米/秒,相当于234公里/小时),中心最低气压910百帕。预计,其将以20公里左右的时速向偏西方向移动,15日移入南海海面后趋向我省,16到17日我省将有一次明显的风雨天气过程。
组织全省36341艘渔船回港
我省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做好台风防御。省海洋渔业厅启动防风Ⅲ级响应,组织全省36341艘渔船回港,11697名渔排人员上岸。广东海事局督促指导海上平台作业人员撤离,并会同南海救助局提前部署34艘船艇、5架救援飞机开展海上搜救备勤。省国土资源厅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加强值守和应急处置工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通知部署加强城市排涝、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农村农房危房等防御工作,做好信息报送和应急值守。省委宣传部指导各媒体单位滚动发布台风动态和防风避险知识。省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省水文局密切监视台风动态,加密向公众发布预报预警信息。省民政厅12日9时启动省级救灾预警响应。省保监局组织各保险公司按预案启动灾害响应,做好灾害应对准备。省公安消防总队组织茂名、湛江、阳江等支队分别启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Ⅱ级和Ⅲ级应急响应。
受影响地区已启用避护场所2695个
台风“百里嘉”影响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部署防御工作。湛江市组织转移危险区域人员6268人,安置人员5636人,启用避护场所294个,关闭景区6个,撤离游客640人,关停在建工地7个,撤离765人,渔船回港10242艘,渔排人员上岸3650人;琼州海峡于12日14时停航。茂名市转移危险区域人员8881人,安置人员8717人,启用避护场所1019个,关闭景区4个,撤离游客782人,关停在建工地49个,撤离1458人,渔船回港2971艘,渔排人员上岸222人。惠州市加强水利工程防汛安全管理,实施白盆珠水库泄洪,将水位降至汛限水位。潮州市提前调试卫星电话,下沉防汛编织袋16万条、橡皮舟35艘、救生衣1200件、救生圈340个、救生绳87捆、防汛强光灯260支到乡镇。江门市发出防御指令12.5万多条,发出预警信息600多万人次,台山高速客船已停航,全市241支防汛抢险队伍4.6万人次做好抢险救援准备。中山、佛山市启动防台风Ⅳ级响应,组织落实防御措施。
截至12日15时,受台风“百里嘉”影响地区已启用避护场所2695个,转移危险区域人员11998人,安置人员10072人;关闭滨海旅游景区28个,撤离游客2292人;关停在建工地238个,撤离人员3711人;渔船回港36341艘,渔排人员上岸11697人,海上作业人员撤离32195人。
■提醒:勿到海边游玩 勿进沿海地下车库
台风“百里嘉”“山竹”将严重影响我省,广东省三防总指挥部提醒公众:要敬畏自然,珍惜生命,主动防灾避险。
1.尽量避免前往台风影响地区,不要到海边、海岛游玩。
2.受影响地区渔船回港、渔排人员上岸避险;其他船舶驶离危险海域或回港(锚地)避风。
3.居住在危旧房、简易房、铁皮房、工棚和沿海低洼地区的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不要进入沿海的地下车库。
4.台风来临前,避免外出,停留在坚固安全的场所避险。
5.加固塔吊、广告牌、室外空调、太阳能热水器、门窗等设施。
6.注意防范强降雨及其引发的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城乡内涝和地质灾害。
7.家里提前储备应急照明灯、食物和饮用水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