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专题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回望•奋斗之路

97年前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助力创办黄埔军校 大批共和国将帅人才从这里走出

时间 : 2021-05-26 16:42:46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黄埔军校.jpg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正门。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坐落在珠江江心的黄埔岛,又名长洲岛,是广州东南方的门户。近百年来,它守望珠江口,见证着中国人民追寻强国强军之梦的历史足迹。

  1924年6月16日,就在这座岛上,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此后,从黄埔掀起的革命怒潮迅速席卷全国,这片江心小岛也因非比寻常的意义载入史册。

  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产物和重要见证。周恩来、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陈赓、恽代英、熊雄、蒋先云、左权等著名共产党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中国共产党人对办好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在黄埔军校开创的政治教育模式,对中国军队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熠熠将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天空。共和国大批将帅从这所“将帅的摇篮”走出,无数黄埔革命军人以青春和生命谱写的动人诗篇,更在红色家书的传诵里生生不息。

  江水悠悠,岁月留声,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黄埔精神”,流淌在黄埔岛的血脉之中,继续守望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军校首创政治教育模式

  三月的江面不时泛起烟波,四面环水的黄埔岛依旧草木葱茏。悠悠的珠水默默流淌着,无声诉说着革命岁月的峥嵘往事。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正门上,“陆军军官学校”六个楷书大字映入眼帘。当年,正门前方的码头是登岛的唯一通道。方下码头,报考生抬头便能看见门匾,堂堂高悬校门之上。

  1924年,为建立一支忠诚于革命的军队,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岛上创办黄埔军校。一时间,大批有志青年不远万里投奔而来,“到黄埔去”成为全国革命者最流行的口号。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负责人樊雄介绍,其实,“陆军军官学校”才是黄埔军校的正式名称。虽然军校后来三易校址、五改校名,但黄埔岛的旧址早已深入人心,“黄埔军校”的通称也由此广为流传。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许多黄埔校友还记得,码头两旁竹牌楼这副震撼人心的对联,“革命者来”的横批曾燃起多少黄埔军人的报国热情。

  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自创办之初,张申府、叶剑英等中国共产党人就积极投身办学工作。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董必武等也在全国各地发动青年前来报考。

  不同于旧式讲武堂,黄埔军校吸取了苏联红军的建军经验,实行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军校设置党代表直接参与领导军校,并设立政治部实行政治教育。

  1924年11月,周恩来成为军校政治部主任,创造性地制定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制度。随着熊雄、恽代英、萧楚女等一批“红色教官”的加盟,军校的精神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步入政治部办公室,陈设修复如故。主任与教官相对而坐,教官们制定教学大纲、编撰教材,热情讨论革命信仰的场景,依然生动地浮现在人们面前。

  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一点也不枯燥。据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事务管理部宣传教育负责人周瑶介绍,除理论知识授课外,军校还采用政治演讲会、政治讨论会、政治问答箱等形式,提高学生们研究政治问题的观察力。“当年,不少社会名流都会受邀前来军校进行专题报告。”礼堂里曾回荡着鲁迅掷地有声的演讲,毛泽东、刘少奇、彭湃、何香凝等也在邀请之列。

  大革命期间,黄埔军校及其分校出版的报纸刊物就多达20多种。为了在群众中宣传国民革命,军校还在政治部组织下成立了“血花剧社”,向社会各界进行宣传演出,有力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普及。

  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开创的政治教育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多年后指出:“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1927年以后的红军以至今日的八路军,是继承了这种制度而加以发展的。”

  “将帅的摇篮”人才辈出

  参与黄埔军校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开拓与创新。这所革命的熔炉也为中共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其中,仅在广州黄埔军校本校工作、学习过的共产党员中就有共和国元帅4位,共和国大将2位,共和国上将7位。“将帅的摇篮”名不虚传。

  据资料估计,黄埔军校本校前六期中共党员不少于800人,约占1927年初广东省党员人数的十分之一,其中可辨认的有600余人。

  “中共黄埔特别支部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樊雄介绍说,为在教职员和学生中吸收共产党员,壮大、发展党的组织,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建立了秘密党组织,增设中共黄埔党团,受中共广东区委领导。

  这些共产党人不但是军队中的骨干,更是战场上的先锋。他们日后投身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用青春与生命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光彩夺目的篇章。

  纪念馆展厅里,悬挂着一幅正在太行山下策马前行的军人画像。虽说戎马倥偬,戴着眼镜的将军神态自若,自信的笑容里还带着几分书卷气。他就是著名的共和国大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陈赓。

  陈赓军事斗争生涯将近40年,征战足迹几乎遍及中国军队到过的所有战场。共和国成立后,他还参与到新中国的军校建设之中,培养现代化的军事人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奠基人之一。

  与陈赓同为“黄埔三杰”之一的蒋先云,也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培养的将才。经中共湘区党委推荐,他以入学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从入学到毕业,蒋先云囊括了所有科目考试的第一名。

  在波谲云诡的大时代里,共产党人也在考验中不断成长。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制造了一系列事件排挤共产党人。他以官阶为诱饵,再三劝说蒋先云脱离共产党。“官可丢,头可断,而共产党党籍不可弃。”蒋先云如此表白自己对信仰的坚守。

  蒋先云在北伐战争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距离校本部不远的仑头山上,坐落着为纪念参加北伐英勇牺牲的黄埔军人而建的北伐纪念碑。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方尖碑东西两侧“捐躯救国”“为民牺牲”的字样,分外引人注目。

  在300多位烈士的英名中,找到了独立团第一营营长、黄埔一期学生曹渊的名字。“誓当以我热血灌溉革命之花也。”北伐临行前,曹渊将心声留在了信函里,却以鲜血和誓言谱写黄埔精神。他在攻打武昌城的激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4岁。

  “当我们说起‘将帅的摇篮’时,不要忘记黄埔师生中,还有许多尚在成长阶段就牺牲在革命道路上的普通士兵。”樊雄补充道。

  “每一次战役,无不有黄埔同学的血;每一个战场,无不有黄埔同学的骨。”这些牺牲在战场上的黄埔师生,虽然葬身异地,黄埔军校却永远成为他们的安魂之处。共产党人在战争年代的先进性,也将与他们光辉的名字一同永垂青史。

  红色家书再现黄埔军魂

  与南征北战的黄埔师生一样,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校本部也历尽岁月沧桑。抗战期间,校本部不幸遭受日军飞机轰炸,夷为平地。直到1996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在旧地基上斥资重建,军校旧址重现了昔日风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除了见证革命征程的遗迹外,纪念馆还有一笔沉甸甸的无形财富:黄埔军人留下的红色家书。

  从去年3月开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依托微信公众号,推出“声临其境·革命的黄埔”栏目,由金牌讲解员在云上为听众解读黄埔家书。

  铮铮铁骨亦柔情。恽代英《明志信》、卢德铭《行军书》、袁国平《致侄信》……革命者对家国最真挚的爱,凝结在一封封的家书里。拨开历史的尘封,家书里的声音仍是如此鲜活感人。

  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陈毅安留给妻子的54封家书,见证着革命伴侣相濡以沫的爱情。1923年,他与18岁的李志强一见钟情,定下终身。不久,陈毅安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考进黄埔军校学习。

  分别的日子里,家书成为他与恋人联系感情的唯一纽带。“祖父的54封家书里,在黄埔军校给祖母写的就有19封。”陈毅安之孙陈正烈说。

  起初,恋人舍不得陈毅安上前线流血牺牲,希望他毕业后当一名教员。陈毅安却耐心地开导她,给她讲革命的道理:如果所有人都不想自己流血,只希望别人去流血,“那中国一定没有烈士,革命也永远不能成功”。

  在《与妻书》里,陈毅安不无兴奋地向未婚妻分享道,他在黄埔军校“同别人又发生恋爱了”。而这个“别人”就是列宁主义。“你若明了他的意义,恐怕你也要同他恋爱了”。

  在这位“恋人”的指引下,陈毅安参加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在井冈山创建根据地的斗争中屡立战功。“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中的名句,记录下陈毅安黄洋界保卫战的辉煌战绩。

  1930年7月,陈毅安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回到战场。遗憾的是,妻子再也没有等到丈夫平安回来,只收到丈夫署名的一封“无字家书”——这是丈夫与她约定传达死讯的消息:陈毅安已在同年8月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2002年,按照李志强生前的心愿,54封家书由陈毅安之子陈晃明悉数捐献中国国家博物馆。

  如今,在陈正烈的帮助下,54封家书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按原件原样复制后,回到了它们在广州的“家”。为迎接建党百年,“陈毅安家书专题展览”也将在今年夏天与公众见面。

  “生为人民生的伟大,死于革命死得光荣。”这是彭德怀对陈毅安的评价,也是许多黄埔革命军人一生的缩影。他们以身许家、以身许国、以身许党的无声誓词,依旧回响在人们心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