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专题 > 扩大有效投资信息公开专题 > 新闻速览

省交通运输厅:建设交通强国先行示范省

时间 : 2022-10-09 10:33:20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也是塑造世界经济格局、地缘格局、战略格局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落实,紧紧抓住“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等重大机遇,把交通运输作为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努力推动全省交通运输事业迈上新台阶。

  十年间,一系列的数据清晰描画了广东交通的大发展、大变化:截至2021年底,全省通车里程达1.1万公里,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5278公里,实现“市市通高铁”,城市轨道运营里程1137公里,居全国第一;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1.2万公里,居全国第二;厕所革命、服务区升级、垃圾分类有序推进,逐渐营造起“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环境整洁、群众满意”的良好行车环境……

  十年奋进铸就荣光,风好帆悬再谱新篇。广东交通人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将激情和干劲汇聚到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上来,在新时代书写更大的荣光。

  奋斗岁月

  精作“广东标准” 交通发展实现大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交通建设一路披荆斩棘,奋勇争先。1981年,广东大胆探索,率先提出“借款修路、收费还贷”的设想。1989年,广东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广佛高速建成通车,标志着广东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

  近十年来,广东高速公路建设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几乎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

  ——2014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6000公里;

  ——2015年突破7000公里并实现“县县通高速”;

  ——2017年突破8000公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第一次超过珠三角;

  ——2019年突破9000公里,2020年成为全国首个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的省份。

  亮丽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千万交通人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广东交通部门建立严格的“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督查倒逼落实”的项目建设机制,推行“一线工作法”,积极深入工地一线,靠前指挥、靠前工作,真正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

  在压实责任,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广东持续推进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造价管理标准化并在全国创新开展了设计标准化、施工安全标准化等一系列现代工程管理理念和制度研究、推广、应用工作,建立、健全从业单位信用评价体系规范建设市场管理,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精作“广东标准”。

  如今,在“广东标准”的推动下,展开十年波澜壮阔的广东交通发展画卷,每个亮点都让人激情澎湃:

  交通投资增长加快。2017—2021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完成投资约8964.6亿元,同比增长71.4%。今年以来,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广东进一步加大投资拉动经济的力度,2022年1月至9月,广东省共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429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6月份完成同比增长13.3%;7月完成同比增长18.1%;8月完成同比增长31.1%。广东省管铁路项目完成投资约463亿元,占年度投资59%。

  公路路网全面完善。建成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和汕昆、汕湛、武深高速等多个重大项目,新增通车里程约330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在全国率先突破1.1万公里,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普通国、省道完成新改建和路面改造约8000公里。

  港航建设取得新突破。全省亿吨大港达到6个,新增万吨级泊位45个,新增港口货物通过能力2.8亿吨、集装箱854万标箱。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1.2万公里,居全国第二,完成西江3000吨级、北江1000吨级等航道扩能升级,新增内河高等级航道505公里,实现3000吨级船舶由大湾区直达广西,1000吨级船舶经北江直达韶关市区。

  铁路网布局不断完善。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5278公里,新开通珠机城际铁路珠海至珠海长隆段、广清、广州东环等城际铁路,新增铁路运营里程超800公里,2021年12月开通赣深高铁(经河源),实现“市市通高铁”。

  ……

  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深中通道……一张张闪亮名片,彰显着广东交通人砥砺前行的足迹。

  助推区域协调 “一核一带一区”更紧密

  从粤西上空俯瞰,云茂高速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结束了信宜市东部山区无高速经过的历史,所修建的一条条便道延展到各个村庄,延展到村民们的家门口,云茂高速被当地村民称为“致富发动机”。

  十年来,广东交通发展的突飞猛进,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路通财通,加快推进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狮子洋通道、莲花山通道等重大交通工程规划建设,构筑世界级跨江跨海通道网络。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同时,广东全力推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目前粤东、粤西、粤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6000公里,相比十年前约2200公里和五年前约4200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珠三角核心区往粤东、往粤西、往粤北方向至少已建成2条以上大通道,大大提升了通道的通行能力,增强了大湾区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通了“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茶罐子”进入大湾区的快速通道。基础设施建设的“硬联通”,使“一核一带一区”联系更加紧密。

  不仅如此,近五年来,广东以人民为中心,补齐交通发展短板,广东实现百人以上自然村全面通硬化路,农村公路铺装率达100%,乡镇和建制村实现了100%通客车。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8.36万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界点、建制村为网点的交通网络。

  广东广大乡村紧盯产业发展,坚持做到产业规划发展到哪里,农村公路就连接到哪里,把农村公路与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美丽乡村串联起来,让“小小农村路”托起“乡村振兴大舞台”。

  服务民生福祉 持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出行需求,近年来,广东持续加强交通运输行业治理提升服务水平。

  走进中江高速东升服务区,第三卫生间、母婴室、烘干机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经升级改造的卫生间厕位按1∶1.5的男女比例设置,为方便长者及行动不便的旅客,男女厕所均配有2个坐便器。这里还是目前广东乃至全国高速公路中为数不多设有旅客淋浴房的服务区。

  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省高速公路累计修剪中分带绿化超4.61万公里、修复坑洼路面超7.78万平方米,路面保洁近559万公里,修复、更换交安设施约6.7万处、排查整改交安设施隐患近2.2万处。累计对108处服务区的综合楼、卫生间和户外场区进行升级改造,逐渐营造起“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环境整洁、群众满意”的良好行车环境。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广东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卓有成效,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3.7%和41.5%。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东交通人迎难而上,变“两难”为“两全”,牢牢把住疫情防控“入粤第一关”,全面织密交通“防控网”,迅速打通应急物资运输“绿色通道”,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投入到交通各项工作,奋力当好复工复产“先行官”。

  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绘就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广东交通运输系统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全面建设交通强省,切实推动广东交通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赓续奋斗

  到2025年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充分发扬交通铁军精神和战“疫”英雄气概,实现了全省交通运输跨越式发展。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统筹推进交通强省“十大工程”和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巩固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管理,持续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率。力争到2025年,全省实现高标准铁路“市市通”、三级以上公路“镇镇通”、双车道公路“村村通”,铁路运营里程达650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22.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5万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例超95%,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比例超90%;民航旅客年吞吐能力超2.5亿人次,港口货物年综合通过能力达21亿吨,如期实现“十四五”时期各项发展目标,以实际行动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宏伟蓝图变成“施工图”,广东将逐一列出“计划表”,把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到位。一方面坚持“四个把握好”,加快推进交通强省建设。把握好“先行官”定位,在能力上适度超前,在科技创新上先行引领,在制度创新上先行探索;把握好综合交通的方向,坚持全国全省“一盘棋”综合布局,平衡好各种运输方式,统筹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把握好效益评估的标准,算好政治账、经济账、生态账,优化交通方式、路网密度、规模标准和建设时序;把握好安全发展的底线,加强交通运输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加强交通运输应急能力建设。另一方面坚持“三个转变”,推进交通运输实现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让支撑经济循环的“骨骼”更强壮、“血脉”更畅通。

  具体而言,广东将从4个方面抓好落实,推动我省朝着交通强国先行示范省的目标全速前进。一是加快建设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升公路网、铁路网,充分发挥水运、民航等比较优势,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布局。二是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加快重大跨江跨海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高速干线扩容改造,深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助力珠江口东西两岸互动融合发展。三是打造高品质的基础交通网。完善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等路网,推进新时代“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支线铁路、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加强农村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打造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广州、深圳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珠海、汕头、湛江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推进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引入机场枢纽,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能级。

  一线案例

  珠江口跨江跨海形成“成团出道”格局

  伶仃洋上,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传来捷报——项目沉管隧道已完成30节管节沉放,沉管隧道安装长度达到4702米,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浩瀚的黄茅海海域上,一条横跨珠海与江门的“跨海巨龙”骨架愈发丰满,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现场机器轰鸣。目前,黄茅海跨海通道控制性节点——黄茅海大桥5座主塔已有3座超百米,“海上小蛮腰”雏形初现。

  如今,珠江口跨江跨海通道已形成“成团出道”的格局:已运营的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珠江黄埔大桥、港珠澳大桥,与在建的深中通道、狮子洋通道、深江铁路通道等,将架起大湾区横向“黄金走廊”。

  截至2021年底,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972公里,路网密度达到9.1公里/百平方公里。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正加速互联互通,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越织越密,让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照进现实。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港珠澳大桥成为除深圳湾口岸外,唯一正常开放的粤港间陆路通道,也是港澳间正常开放的唯一陆路通道。港珠澳大桥建立了高效的信息报送机制和三地联合救援机制,并开辟抗疫绿色通道,保障了大桥安全运行。

  依托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还在大力推进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推广“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逐步实现一张车票、快速换乘的湾区轨道“1小时生活圈”。香港与内地正走向“无缝衔接”。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的融合,将有助于优化珠江西岸的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进一步走深走实。”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表示。

  互联互通,快速流动。受益于大湾区越织越密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加快朝世界级城市群目标发展,铸就着可期的大未来。

  数读

  ●2017—2021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完成投资约8964.6亿元,同比增长71.4%。2022年1月至9月,广东省共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429亿元,同比增长9.7%

  ●截至2021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万公里,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

  ●截至2021年底,全省城市轨道运营里程约1137公里,居全国首位,全省实现“市市通高铁”

  ●截至2021年底,全省亿吨大港达到6个,新增万吨级泊位45个,新增港口货物通过能力2.8亿吨、集装箱854万标箱。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1.2万公里,居全国第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