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广东作为“海丝”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一直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经济优势。近几年来,惠来县委、县政府致力于海洋文化的挖掘,以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为契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挖掘海洋蓝色文化的潜力,不断增进与海内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沟通,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对促进惠来沿海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
粤东古邑海滨新城
惠来县是粤东古邑,揭阳市辖县,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潮汕地区南部。东临汕头市潮南区,西接汕尾市陆丰,北邻普宁,南濒南海。惠来县城古称“葵阳”,旧为“惠州来潮第一都”。惠来沿海历史文化渊源深厚,现存古代“海丝”遗迹众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古为百越之地的惠来,秦汉属南海郡揭阳、博罗两县地。东晋咸和六年(331),分揭阳县地置海宁县,属东官郡,治所在惠来西部。唐武德四年(621)并入海阳,属潮州府。明嘉靖三年(1524),分潮阳、海丰两县地置惠来县,因县治设于惠来都,故名。
惠来县旅居港澳台和海外的侨胞有20多万人,是广东省著名侨乡。全县陆地面积125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76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9.5公里。惠来县是揭阳市唯一的沿海县,神泉港是国家一级渔港,也是广东省示范渔港,靖海港是全省港澳进出口货物装卸港。
惠来县位于深圳与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厦深高铁和深汕、普惠、揭惠等高速公路贯穿县境,距离潮汕国际机场仅需近1小时车程。神泉港是可建设30万吨级码头的天然深水良港,拥有建设超大型工业装备基地和承载巨大经济实体的能力与优越条件。随着中石油2000万吨炼油项目的开工建设,惠来成为广东省四大能源产业基地之一。这座海滨新城,必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海洋文化神奇独具
惠来自古以来是粤东地区重要的对外贸易门户,海上运输业发达,船只往来众多。据清康熙廿六年《惠来县志》记载:“港门:神泉港、蠔口港、华清港、甲子港(今属陆丰市),以上数港具海舟湾泊之所。”有海湾7处,近岸海域岛屿27个,有神泉、靖海、资深三个天然渔港。
惠来沿海是我国三处海市蜃楼出现地之一。每逢春夏之交,海市蜃楼常出现于惠来县神泉港西南海面,景象有古代的台亭楼阁,有现代的高楼大厦等。同一次蜃景也变幻莫测,若隐若现,景象万千,蔚为壮观。蜃景一年出现一次或数年出现一次,也有一年多次的时候。长则几小时,短则十几分钟,甚至一瞬即逝。
据《惠来大事记》记载:“1957年3月19日下午1时至黄昏,神泉港海面天幕上,出现一次为时将近6个小时的海市蜃楼。”是有史以来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海市蜃楼。当地渔民总结为观察气候经验,有“景远候风,景近候雨”之说。
海角甘泉,位于惠来县神泉镇区东南角。宋时这里是海滩上一个淡水泉眼,明时砌成泉井,其时神童苏福题撰独脚联:“抉(快)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清乾隆年间惠邑知县王玮建甘泉亭,将苏福独联刻于亭柱上,并竖碑撰文。几百年来,神泉吸引着不少文人墨客前来雅兴续联。清代贤哲咏神泉诗句:“天涯有奇景,海角出甘泉”。后改称“海角甘泉”。
海防遗址位置显要
惠来县境外环南海,海域辽阔,水陆进出自由,历来是军事海防要地。唐宋时期,靖海已有渔民居住,元朝顺帝时期,潮阳大坭都后表楼十八乡村民因受海寇侵扰迁移到此。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朝廷逐步总结了军队建设和管理经验,凡军事上重要的地方都设置卫所。广东都司在此设置千户守御所,隶属于潮州卫,设千户总兵,平息寇患,建置炮台,安靖海域,定名“靖海千户守御所”,简称“靖海所”。
明代嘉靖二十七年(1548)春,地方上奏朝廷,称当地村民乡民苦于海寇为害。明嘉靖二十八年奉旨修筑靖海城,经历13年始成。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修,雍正五年(1727)年又修。城墙周长501丈,墙高1丈4尺,城墙两边系条石垒筑,中夯灰土。现存古城墙上布满垛口,垛上有望孔,城墙顶上有跑马道。
靖海城因地貌如象状,故别名“象城”。古城门仍旧保存完好,镌有“表海胜概”“靖海安澜”“莱钥永固”的匾额。古城内地势中间突起,向四面倾斜,貌似覆鼎,城内有四条石板大街形成十字形,直通4个城门。
靖海炮台,位于惠来县靖海镇驿后村旁,始建于清代,为石砖砌筑,建筑面积638平方米,距离资深炮台10里。该炮台与资深炮台相呼应,称为“靖海南北炮台”。澳角炮台,位于惠来县神泉澳角村西北侧的海边高地。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为防倭寇而建,属南澳镇海门营。东至溪东炮台5里,西至神泉炮台5里。
明、清时期,惠来县沿海设置炮台、烟墩(烽火台),以拒倭寇、海贼。据清雍正九年《惠来县志》记载“康熙廿一年壬戌冬十月,改建墩台五处。一筑神泉溪东、一筑靖海所西、一筑湖口港、一筑石碑澳、一筑田心寨”。清代康熙年间全县沿海设置烟墩数处,许多海防遗址至今尚存。
“海丝”节点特征凸现
惠来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有其文化特征与地理地位,有神泉港、靖海港、广利王庙、靖海海关、石碑山灯塔等见证“海丝”历史的文物古迹。据清雍正九年《惠来县志》记载“靖海为东南屏藩,神泉为南海门户”。
●神泉港
神泉港位于惠来县城南部,距汕头港60海里,距香港137海里。龙江、盐岭河、雷岭河汇集于此出海,属河口湾型海港。清雍正九年《惠来县志》记载“神泉在邑治之南十五有大港通海,港内一支西达龙江,一支直抵南关接合濠流,为县之门户”。
神泉旧称“神前”,是一个小岛,称“后溪岛”(时属潮阳县酉头都)。岛东北面是闽粤商船往来避风停泊之处,进庙烧香者逐日增多,开始有渔民在此定居创业。至宋末元初,后溪岛东部逐渐积聚泥沙,与陆地相连形成半岛。明代初期,渔业、造船业、商贸逐步形成,江浙闽等商船经常停泊于此,船只进出港口频繁,成为潮汕物资集散地。
明永乐三年(1405)六月,郑和第一次奉命下西洋,最远到达印度西岸。宣德六年(1431),由于前来朝贡的外使者、通商客旅,比起永乐年间十分稀落,朝廷决定重振国威,派60多岁的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相传,当时郑和的船只途经此地,曾在神泉港建仓库储备物资。
●靖海港
靖海港位于惠来县城东南部,距潮阳海门港11海里,距神泉港12海里,是潮汕进出口物资的转运点,原港池多乌泥,故称乌涂港,后改称靖海港。为潟湖型天然港,惠来县东部关门山一带水源,汇集狮石湖由此出海,台风汛期船只可到狮石湖停泊避风。
旧时,许多商人集聚于此,贸易活动非常活跃。潮汕内陆出产的红糖、茶叶、夏布、抽纱、萝卜干、玉器、陶瓷等等,大多从这里出口到东南亚、香港一带,并从南洋进口木材、橡胶等原材料进入内地。神泉港、靖海港见证了惠来沿海贸易的变迁和发展。
●广利王庙
广利王庙,今称“神泉古庙”,位于神泉城内,始建于唐代宪宗年间。据清康熙廿六年《惠来县志》记载“广利王庙在神泉城外之西”。唐宪宗元和庚子年(820)有福建胡氏等商船,因商船主人信仰南海广利王,其船从广州启程时曾往南海神庙祭祀,从粤返闽于海面遇强台风。此时,全体船员惊惶无助之际,胡氏、陈氏等6人便在船上焚香对天祷祝,求广利王庇佑平安到达后溪岛避风,即在岛上筑建广利王庙奉祀。果如所求,胡氏当年便在岛上建庙,也就是现存的神泉古庙。当时庙内有镇庙大钟一座,重约600斤。钟上铸有“大唐元和庚子中秋,福建胡其成等六人敬赠”字样,古庙成为古代惠来对外贸易和交流的重要佐证。
●靖海海关
靖海是海上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船只大多经过此地。明、清时期浙江、福建、香港等地有商船往来于此。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立靖海海关分口,属潮州总口(常关)管辖,主要是管理惠来港口的有关事务。海关的设立,为港口贸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包括中外海船、商船的安全问题,卫检、安检等各方面都要在这里进行。在靖海城南门外至今仍存留着海关旧址,靖海海关分口是海上贸易的见证。
●石碑山灯塔
石碑山灯塔,位于靖海港西南处的石碑山,是汕头至广州海上第二转向点,历来是海上航行和渔民归航的重要标记,为进出港口的船舶引航指道,它不仅是惠来一个标志性建筑,更是揭阳市“海丝”建设的一座重要航标,素有“亚洲第一灯塔”美称。
据《惠来县志》(2002年版)载:“石碑山灯塔,清光绪八年(1882)由万国公司兴建,权属英国,民国21年(1932)由中国接管,塔高120英尺,呈圆形塔身,油以黑白二色相间横带,故有花灯柱之称。民国32年(1943)拆毁,民国37年(1948)重建,为110英尺高之斜格钢塔。灯光中心离高潮水平面146英尺,白光环照闪光灯,电力发光。自日落至日出,每隔10秒钟闪光1次,视距17海里。新中国成立前夕又折毁,1954年重建,1970年设石碑山导航台,使用现代化导航器。”
惠来有深厚的海洋文化、悠久的海防遗址、明显的“海丝”节点等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惠来县将在揭阳市沿海经济文化发展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将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