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投资动态

汕头农村妇女办合作社自创品牌

时间 : 2017-02-09 19:07:00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从朴实腼腆的农村妇女,转变成为自信干练的妇女骨干,需要多久时间?在汕头,参加“汕头妇女工作创新计划”的妇女可以自豪地给出答案:9个月。

  “汕头妇女工作创新计划”是由李嘉诚基金会资助100万元,汕头市妇联负责执行,广东省妇联、汕头大学支持的公益项目(以下简称“妇女创新计划”)。实施至今9个多月,获资助的12个项目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所在社区妇女干部的综合能力,也改变了所在社区的风气面貌,带动社区妇女们走上“双创”之路,培养当地妇女成为“不走”的社工队伍。

  这一创新计划如何改变社区妇女?近日,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了金平区鮀莲街道胜隆社区、潮南区雷岭镇东老村。

  集合社区妇女生产“绿色藕粉”

  沿着牛田洋的悠长小径,记者驱车前往金平区鮀莲街道胜隆社区。途经一片池塘,汕头妇女工作创新项目督导专家肖映玲告诉记者,别看此时池塘面上空荡荡的,一到夏季,这里就是荷花荷叶的天堂,巨大的荷叶能够长到比人还高。

  在胜隆社区妇女之家,记者见到了“荷塘月色、佳藕天成”项目的负责人、胜隆社区党支书林玉微。据林玉微介绍,项目从去年5月份开始实施至今,在市、区、街道三级妇联的督导陪伴下,已取得初步成效。

  胜隆社区位于牛田洋咸淡水交汇地带,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令这里所产的莲藕远近驰名,不仅口感美味而且绿色健康。由于缺乏引导,这里莲藕粉的生产一直不成规模。林玉微说,在妇女创新计划的支持下,胜隆社区利用本社区有多户农户种植莲藕以及社区部分妇女会加工制作莲藕粉的优势,集合社区妇女生产莲藕粉,自创品牌,增加社区妇女的创业及就业机会。

  2016年11月,胜隆社区隆重举办了一场“莲藕宴”,不仅对外展示了当地特有的莲藕文化,也让更多人了解了胜隆莲藕粉品牌。

  据林玉微介绍,为了打开销路,她们将产品送到技术监督局进行检测,为胜隆莲藕粉绿色无污染的质量做出了权威的证明;还联合汕头大学师生,设计出别出心裁的莲藕粉品牌标识、礼品袋,并通过各种网上销售渠道,利用自媒体的形式销售莲藕粉,发动广大街道妇女干部积极帮助宣传,通过用户切身体验,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推广胜隆莲藕粉。2016年制作的莲藕粉目前已经售卖了250多斤。接下来,她们将考虑成立合作社,带动社区更多妇女们一起创业致富,推动社区发展。

  创业过程鼓励农村妇女展示智慧

  谈及如何吸引更多的社区妇女参与到项目活动中来,林玉微告诉记者,在“妇女之家”指导下,她们形成了项目执行团队,挨家挨户进行摸查,真实了解农户对于此项目的看法和建议。通过贴通知告示、发放宣传资料、广播、微信宣传、走访动员等方式,短短几个月,项目就从只有十几个人发展到今天60多个人的“大家庭”。

  没有技术,单纯靠人也不是办法。据林玉微介绍,为了解决社区妇女缺乏技术的情况,她们积极组织社区妇女参与到加工藕粉的生产活动中来,并利用项目资助的资金购置了磨粉机,一改人工磨粉的方式,提高效率。项目开展后,市、区妇联和专家组多次到胜隆社区考察指导,并特邀来自香港、台湾的专家为项目发展“支招”,令她们更加明晰了思路和方向,妇女们热情头更足了。

  “一个项目能否成功、延续,主要在于‘人是否要做’,而不是项目本身;项目再好,没有用心做也没有用。”林玉微说,为了让社区妇女有归属感,主动融入项目,她们在制作社区资源地图、选择及改造生产场地、设计藕粉包装的活动中,让社区妇女互相讨论,鼓励她们发表意见,展示了她们的经验与智慧,让她们有“当家作主”的感觉。果然,群策群力下,项目开展得更加顺利,大家也对社区的人文环境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提升了对家乡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成立全市首个纯女性种养合作社

  驱车1个半小时,记者来到山区“荔”志妈妈发展计划项目地——潮南区雷岭镇东老村。

  东老村位于大南山麓,是省重点扶贫村,因盛产荔枝、龙眼,享有“荔枝之乡”的美誉。全村人口约4880人,其中留守妇女约800多人,且大多生活贫困,主要以种植荔枝、龙眼为生。

  山区“荔”志妈妈发展计划项目负责人张淑贤告诉记者,由于设备不完善,技术落后,专业知识欠缺等原因,东老村的荔枝、龙眼产业一直摆脱不了“看天吃饭”的局面。

  在项目支持下,东老村“妇女之家”立足东老村“荔枝之乡”的基础,由荔枝、龙眼经济文化入手,通过成立合作社、举办培训班、购置设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拓宽销售渠道等相关举措,推广东老村品牌,激发东老村留守妇女的创新创业激情,取得了良好成效。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团结凝聚妇女力量,东老村“妇女之家”在“妇”字上下功夫,成立全市首个纯女性的种养合作社,目前集合了53名种养妇女为成员,成为项目的中坚力量。通过合作社,原本各家各户零散的买卖如今有了统一的渠道,她们还积极参加电商培训,学习探索网络销售渠道;聘请有关农科专家、技术人员举办培训班,讲授荔枝、龙眼栽种,培植,品种改良等专业知识,提高留守妇女的种植、加工、销售水平。

  最重要的是,在项目资金支持下,合作社购置了烘干设备,切实解决了因天气造成的损失及鲜果滞销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农村妇女“变身”精干带头人

  在肖映玲看来,打造妇女创新计划不仅在于项目是否获利,而在于项目能够挖掘当地妇女的力量,提高运作项目的能力去营造社区。

  肖映玲告诉记者,由于社工流动性强,往往一个项目结束,就要离开到下一个项目地,这不利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项目的培养锻炼,我们可以培养当地社区妇女成为骨干,让她们能够在未来工作中,以这样的工作方法去发展社区,打造一支‘不走’的社工队伍。”肖映玲说,“张淑贤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

  肖映玲犹记得第一次与张淑贤见面是在一次会议上,彼时张淑贤仍是一位腼腆羞涩的农村妇女,作为代表发言的她紧紧地握着材料照读,并不懂得如何汇报。如今这才过几个月,眼前的张淑贤变得开朗自信,甚至成为东老村的妇女带头人,积极带动社区妇女们开展各种活动。

  “这些事情其实大家都愿意做,只是缺乏带头人。”对于项目带给自己以及社区的变化,张淑贤十分感激,她表示,下一步将围绕销售推广、品牌宣传等方面按计划开展,同时,以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将影响辐射到全村。

  雷岭镇妇联主席林幕音告诉记者,创新项目开展以来,通过举办这些活动,东老村的面貌,尤其是社区妇女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转变。社区妇女群众的创新创业热情被大大地激发,参与度比以前更高,更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她们的家人甚至孩子也开始关注和参与到项目中来。”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