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沿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设定的新航标,湛江,正以务实之风,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五年崛起的重要动力,坚决落实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基层探索,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次第展开。一场场深刻变革在红土地上落地生根,一项项改革红利在大陆最南端造福群众。
注重抓好谋篇布局绘好改革蓝图
为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湛江市委成立以市委书记刘小华为组长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以及办公室、经济、民主法制、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和纪律检查体制(制度)改革等7个专项小组,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和功能区也相应成立改革领导机构。改革领导机构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领导和组织基础,加大了工作协调、指导和督办力度,增强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了改革规范运行。
刘小华告诉笔者,新形势下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任务艰巨繁重。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湛江市加强整体谋划,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统筹做好依法治市和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出台指导湛江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共湛江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共湛江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绘就了湛江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把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体督办。
为更好地促进各项改革生根落地,湛江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召开9次会议,研究制定了年度重要改革任务要点、推进改革先行试点方案以及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等20多个政策性文件,推出627项重要改革举措,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和保障措施,做到落实顶层设计“不折不扣、不漏项”。
坚决落实顶层设计聚焦改革重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刘小华表示,湛江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迈入广东经济发展第二梯队,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破解各种“瓶颈”和难题。为此,湛江市认真找准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着力解决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着力解决好制约经济转型升级的突出矛盾。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加法”的原则,先后分三批共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68项、压减幅度达47.8%,有力提升了行政审批效能和激发了市场活力。出台了《湛江市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向社会公布市级保留审批事项489项,彻底解决边清边增、边清边乱的问题。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向基层延伸,目前全市已开通镇街网上办事站82个、村居网上办事点89个。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出台《湛江市商事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工作实施办法》,突出“宽进严管”,落实“住改商”、“一址多照”、“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有效地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上半年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8171户,同比增长27.1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平台,建成湛江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大楼、湛江高新区孵化器和青年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孵化基地3家孵化器,入驻团队109个,创业创新人数901人。培育创新主体,引导企业设立各类研发机构150家。“南方海谷”海洋创新驱动发展规划及其平台建设被纳入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建设平台。
国有企业改革迈出新步伐,出台实施《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着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将国有资产集中到基础型、公共性和民生性产业领域,增强基投集团、交投集团、水务集团、旅游集团、公交公司等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实施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管理等方面改革。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出台《湛江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方案》。探索强化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在完成廉江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基础上,全市已全面铺开此项工作。正在编制《湛江市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修订了《湛江市市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完成储备粮品种结构的调整和布局,五个粮食仓储设施项目被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优化对外开放合作格局,与环北部湾城市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廉江市与合浦县共建粤桂(湛江-北海)经济合作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合作区发展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在去年获国家批准后正加紧建设。湛江申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正在进行规划编制工作。通关便利化改革加快推进,全市6个一类海港口岸全部实行“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提升通关效率的“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稳步推进。
坚持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各项改革
在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同时,湛江市注重统筹推进文化、政治、社会等领域改革,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出台《湛江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启动第二批非时政类报刊改革,《湛江文学》的转企改制工作有序推进。湛江市新华书店已完成转企改制,重组工作正在推进中。湛江粤剧团、湛江歌舞团、湛江市雷剧团等3家市直文艺院团的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健全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体制,筹备设立湛江市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社会化建设,加快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以改善、保障民生和维护稳定为目标,出台《湛江市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及分工方案》,稳妥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试点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建立校长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促进校长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深化教师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准入、定期交流制度,促进城乡教育师资均衡。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城乡医保“湛江模式”,推进大病招标由“以价格为主”向“服务与价格并重”转变;改革优化城乡医保付费政策,建立完善医保引导首诊、双向转诊机制,推动医保基金向基层倾斜。
以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引领,出台《中共湛江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湛江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及分工方案》,稳妥推进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积极推进地方立法申报,湛江市成为全省第一批有地方立法权的地级市。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创建“一中心三平台”普法模式,深化“法律六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试点设立县级平安建设促进会,实行镇街干部挂点接访和化解矛盾纠纷,推广网格化管理和建设邻居理事会,成立医患纠纷诉前调解服务中心,全面推开“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建立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完善村(居)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制度,全市1799个村(居)建立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
以突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目标,出台《湛江市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制定《市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按照市委“树理想、抓落实、打硬仗、出战果、用功臣”用人方针,推动多形式、多渠道选拔干部;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统筹市直部门与县(市、区)之间的干部交流;注重使用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启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离任检查、“带病提拔”倒查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对违规用人问题、用人失察失误问题的查处追责力度。开展超职数配备干部、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和“裸官”等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健全问责机制,明确各级党委(党组)、书记、班子成员、有关职能部门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清单,推动各级党委(党组)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以落实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为目标,出台《湛江市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稳妥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探索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新机制,继续完善县(市、区)委书记向市委述职述廉活动,形成具有湛江特色的问政品牌。按照“厘清职责,聚集主业”要求,市纪委监察局共取消或退出牵头或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140项,保留议事协调机构10项,进一步强化监督职能和监督责任。在坡头区开展实施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完善湛江市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系统,录入廉政风险点6423个,风险岗位7131个。出台镇街纪委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推行镇街纪委书记、副书记由上级纪委年终考核单列,倒逼镇街纪委强化执纪办案。
积极推进基层探索凸显湛江特色
湛江市市长王中丙介绍,湛江市在不折不扣地贯彻顶层设计的同时,积极推进基层创新探索,着力抓好一些体现湛江特色、具有牵动引领作用、能产生较大影响的改革,创出了一些单项改革湛江模式。
——以实施“三大经济增长极”和海东新区发展规划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实施东海岛、奋勇经济区、南三岛“三大经济增长极”建设规划,在海东实施城市扩容为目标的海东新区发展规划。出台《关于加快打造“三大经济增长极”的决定》,编制完成《广东湛江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目前,东海岛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一号高炉已投入使用,落实紧密型钢铁配套项目50个,中科炼化项目正加快推进,进岛铁路和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推进。奋勇高新区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加快建设中国华侨农场改革转型示范区和广东东盟产业园。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基础设施、招商选资等方面初见成效,环岛公路、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海东新区起步区建设初具规模,建成海东快线,建成奥体中心并成功举办十四届省运会。
——以建立县镇医疗机构“医联体”引领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为解决长期困扰城乡医疗服务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去年6月湛江市在徐闻、遂溪两县启动了县级医院管理乡镇卫生院的县镇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县级医院优质医疗服务,逐步形成“首诊在基层、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就医秩序,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肯定。目前这一改革已在各县(市)全面铺开。
——以推进一审行政案件统一集中管辖试点解决“民告官”难。湛江市在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实施全市一审行政案件统一集中管辖试点,这项试点属全国试点,也是全省首个试点单位。试点突出“去地方化”,把司法审判区域与行政管理区域适度分离,统一司法尺度,减少行政干预司法,解决民告官案件“告状难”“立案难”“胜诉难”问题。试点以来,政府方的败诉率由原来的4%提高到18%,群众更愿意选择司法途径解决问题,信访不信法的惯性思维得到较好转变。截至上半年,开发区法院受理全市一审行政案件464件,办结281件,结案率60.6%,服判息诉率86.4%,发改率为零,申请再审率为零,审判质效大幅提升。
——以开展九洲江水污染联防联治探索跨区域治水机制。九洲江地跨粤桂两省(区),处在中游的鹤地水库是雷州半岛近400万人口和100多万亩土地的水源地。近年来,随着九洲江——鹤地水库流域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以及人为活动的日益加剧,鹤地水库水质下降明显,饮用水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湛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大对饮用水源保护力度。特别是2013年以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2次视察鹤地水库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粤桂两省(区)高层建立合作机制,合力推动跨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效。水库水质持续好转,从原来的四类、五类甚至劣五类提升为现在的总体三类,个别时段、区域达到二类,是近五年来的最好水平,为两广乃至全国治理跨界小流域创造了宝贵经验。这项改革上升为2015年全省性改革事项。
——以创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村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2013年下半年,湛江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创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村试点,并在全市选择50条曾获得生态文明村称号的自然村作为示范村。创建工作坚持以政府为引领、农民为主体、项目为载体,注重多方参与,注重平台建设,有效推进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立公共服务中心,整合三农资金维护日常运作,落实工作人员轮值,重点做好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卫生保洁、居家养老、治安管理、代办证件等公共服务,深受群众欢迎。目前这项改革将在全市铺开。
——以实施“失联党员归队工程”做好党员管理大文章。2013年来,湛江市把“失联党员归队工程”作为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通过“地毯式”排查,全面摸清了失联党员去向:“户籍化”管理,建立起失联党员信息档案:“集中式”归队,理顺了失联党员组织关系:“人性化”相待,点燃了失联党员工作激情。经过2年的努力,较好地解决了失联党员联系难、管理难、教育难、发挥作用难等问题,该项目被推荐为全国第三届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候选对象。
——以创建邻居理事会建设基层服务管理新模式。为更广泛地动员群众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廉江市罗州街道在全省率先创建邻居理事会,尝试政府掌舵、社会组织划桨的基层服务管理新模式,延伸社区服务深度,拓宽社区自治广度,实现“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目前,罗州街道创建邻居理事会的举措已被纳入省社会创新试点项目,该街道共建有理事会127个、成员889人,社区40%矛盾纠纷和30%民生问题在理事会得到化解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