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金秋十月,第十届泛珠大会将在广州举行。
2004年,由广东倡导发起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在粤港澳拉开大幕,泛珠“9+2”行政长官并排而立,11双紧握之手高高举起泛珠区域“合作发展,共创未来”的大旗。10年来,泛珠“9+2”携手,共探区域合作新路,泛珠合作机制日益健全、合作领域逐步拓宽,合作成果日益展现。值此泛珠合作十周年之际,南方日报派出多路记者,以“行走、记录”的方式,从细节感受社会变迁。今起南方日报推出“泛珠十年。握手”系列报道,从微观视角,通过人物、故事,折射泛珠合作十年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效以及给企业、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和机会。
国庆假期高铁票一开售,厦深铁路广州、深圳往潮汕站、厦门站的票,半小时就被抢光了。
广州至南昌高铁9月16日首发,国庆当天车票已被抢光。
9月18日,贵广高铁贵阳北至桂林西段率先开始联调联试,纵贯泛珠贵州、广西、广东三省的贵广高铁向今年底通车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不少人已开始乘坐贵广高铁去旅行的憧憬。
区域合作,交通先行。泛珠合作10年间,高铁搭起区域交通的快速干线,武广、厦深高铁先后建成通车,贵广、南广高铁计划今年底通车,以珠三角为核心的泛珠高铁“三小时经济生活圈”逐步成形。
坐上高铁回家路近了
2013年12月28日,对于希望常陪伴在父母身边的小思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承载了粤闽两省人民“高铁梦”的首趟厦深动车驶出了广州南站,向厦门疾驰而去。在此之后,厦深铁路也就成了小思“雷打不动”的回家之路。
“我刚坐高铁回到广州,还没喘过气就接到了你的采访电话。”小思说。在采访中,记者获悉,小思现在是广州某广告公司的白领,这一趟回家是为了陪伴生病的父亲。“上个星期,一听到老爸生病了,我就赶紧请了假,买了当天回厦门的高铁票”。小思说,“中午的票,下午就到家了。”
“以前可能还觉得厦门与广州之间地理位置很远,但是现在,高铁让我感觉距离很近,爸妈也是这样认为,”小思说。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小思父母一直希望她大学毕业后能回老家厦门工作。“有过动摇,但我最后还是坚持留在广州工作。有很多的原因,但肯定离不开厦深高铁。”小思告诉记者。以前回家次数不多,主要坐飞机,不仅票价贵,而且不省时间,加上从市区到机场,飞机晚点的因素,一路也要五六个小时。“相比飞机,高铁只需要不到4个小时,一等座才180元,既便捷便宜又安全舒适,性价比很高”。
厦深高铁的开通,瞬时将广州到厦门的时空拉近了,由此形成了闽粤四小时生活圈。
“有了高铁,今年爸妈已经来过两次了,他们不来我就回去,总之要保证一家人能经常聚聚。”小思开心地说,“现在爸妈也没有再提让我回家工作生活,因为他们觉得即使女儿在广州生活也离他们很近。”
像小思一样,离开家人来到广州、珠三角工作打拼的年轻人数不胜数。时空距离的拉近,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来到这里工作并安家。而当笔者穿梭于高铁站采访时,有时也会遇到老人拎着鸡蛋和新鲜时蔬,乘坐高铁去儿女生活的地方看望。
据悉,厦深高铁开行9个多月,仅广东段发送的旅客已超过1102.4万人次。密集的人员交流,高铁经济效应的发挥,不仅使粤闽区域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更让沿线的城市重新焕发生机。沿着厦深高铁,一个个厂房拔地而起,一栋栋商品房鳞次栉比,就连路途中建筑物上的广告语也赫然印着:坐着高铁去迪士尼……
泛珠合作释放更多“高铁红利”
对于泛珠区域合作十年来说,全长502公里的厦深铁路,这条被誉为镶嵌在东南沿海的一串明珠,将承担起激活海西经济带的重要使命。
厦深铁路,自北向南,是泛珠区域内广东开行的第二条高铁。在此之前,则是串联起粤湘鄂三省、长逾1000公里的武广高铁。
2009年12月底,武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不仅让三地居民实现了“千里武广一日还”,还将沿线3省15城带进了跨区域合作的同城时代。从武汉到广州由原来的11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长沙到广州由8小时缩短至2小时。自此,城市成为城市群,地理范围的微缩外现为两湖城市群对珠三角“大社区”的融入。
与此同时,随着武广高铁、厦深铁路先后发力,粤北和粤东地区也都有了连接珠三角核心城市的高速或快速铁路。而深茂铁路的建设,也将补齐广东西部这重要的一翼,使广东境内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完善快速铁路网络。
回望泛珠合作10年间,泛珠交通网不仅打通了多年来横亘在东、中、西部地理上的天然屏障,同时还全方位的搭建起以珠三角为枢纽的扇形跨省区立体交通新网络。
业内专家认为,高铁不仅可以促进不同区域间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还可以打破行政区划,建立要素自由流动机制,这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至关重要。
毫无疑问,随着贵广、南广高铁在今年年底通车,西南地区将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形成高铁“铁三角”的区域格局,这也将带动中国沿海产业加快向西部内陆地区转移,使区域开放合作呈现新格局。通过快速聚集人气、财气、商气,发展空间潜力巨大的“9+2”泛珠区域将在新合作中释放出更多的“高铁红利”。
■记者手记
交通换时空
高铁新引擎
就在几天前,广州、长沙、南昌三地间高铁正式开通,从广州到南昌只需四个多小时,无疑又为泛珠区域内实现高铁一体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广州开行首列前往南昌的高铁时,记者在广州南站遇到了众多赶来见证这一刻的乘客。“没想到居然能坐高铁去南昌出差,”在一家民企打工的胡先生告诉记者,“我之前一直在关注这趟高铁的开通,一确定出差时间,我赶紧买了当天一大早的票”。
记者了解到,由于工作原因,胡先生经常要去南昌出差,“有时事情急就坐飞机,但大多数时候还是要坐10多小时的特快列车。高铁开通就好了,4.5小时就到了,很方便。”胡先生说:“之前从广州到南昌只有七八趟火车,最快的一趟也要10个半小时,最慢的要14个小时多。坐飞机尽管航程只有1.5个小时,但加上候机以及从市区往返机场等时间,算下来都不止4个小时。”胡先生告诉记者,相比较而言,高铁准时、方便,更划算一些,“只要能买到票,我肯定会选择坐高铁去南昌。”
无论是已开通的武广高铁、厦深高铁、广州直达南昌高铁,还是即将开通的贵广、南广高铁,在泛珠合作新起点上,一盘高铁新棋局正在徐徐铺开:随着此次联结三地的沪昆高铁与京广高铁在长沙“握手”,顷刻间,一个大大的“十”字形高铁网络已在泛珠区域内初具雏形。与此同时,作为贵州第一条高速客运专线,贵广铁路开通后将成为贵州连接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出海大通道。而且,贵州也将由此成为西部铁路的“黄金枢纽”。
明年5月,长昆客专贵阳至长沙段也可完工,而渝黔铁路、成贵客专两条高速铁路也会相继开通。随着这些高速铁路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贵州将快速融入到全国主要经济区2至7小时经济生活圈。
在贵州省省长陈敏尔看来,贵州尽管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但具有近海、近江、近边的区位优势。“贵州处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中间腹地,多条高铁陆续建成,将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络线,并连接中印缅孟经济走廊。
泛珠十年间,由北向南,自东向西,一条条高铁已汇结成网。“谁持彩练当空舞”,一条条上千公里的纽带,已将泛珠合作各方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交通基础设施无疑是泛珠区域合作的基石,以交通换时空,交通一体化,才是维系“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必要条件。随着泛珠合作新十年的展开,日益完善的高铁网络将成为泛珠“9+2”区域合作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