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定,2013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163.97亿元,达10038亿美元,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8.5%。全年四个季度累计增速均为8.5%,显示了稳健的运行特点。
省统计局局长幸晓维昨日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去年广东经济发展在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的同时,实现两个历史性超越,即GDP总量和进出口总额均超过1万亿美元。
幸晓维称,民营经济表现突出是除上述外的最大亮点,多项指标均优于整体经济,去年对广东经济增长贡献度超过一半,已占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广东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越来越明显,发展稳定性也越来越强。”
运行特点
各季累计增速均为8.5%运行之平稳多年难见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2013年广东经济运行特点,那非“稳”莫属。有意思的是,广东去年四个季度累计增速均为8.5%,连资深统计专家都感叹,经济运行之平稳“多年难见”。
“总的来看,2013年广东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特点是发展的稳定性大大增强,全年经济运行非常平稳。”幸晓维表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的表现非常平稳,波动小。去年,广东GDP各季度累计增速均为8.5%,显示了稳健的运行特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保持在8.6%-9.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基本保持在18.0%-1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11.0%-12.0%.“这种平稳增长态势是历史上少见的”。
二是物价总水平稳定。去年,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稳定在2.0%-2.5%之间,缓慢上升,变化也不大。工业生产者出厂和购进价格指数也非常稳定。
三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13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64.5万人,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促进创业17.6万人;2013年末,全省登记失业率2.43%,比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全省培训农村劳动力70.6万人,转移就业90.8万人。
历史跨越
GDP与外贸双双破万亿美元与韩国差距加速缩小
2013年,有两个数据将被写入广东经济发展历史,就是GDP总量和进出口总额双双超过1万亿美元,这在广东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无疑是过去一年的最大亮点。
“这是广东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积累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幸晓维称,他认为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
一是广东经济实力进一步得到增强,成为全国首个总量超过万亿美元的经济体。从国际看,2013年预计经济总量在1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仍为15个,如果把广东作为一个经济体参与排位,则广东目前GDP总量排在世界各国第16位。
二是广东经济总量与韩国的差距继续缩小,“追龙”进度加快。此前广东已取得“亚洲四小龙”四超三的佳绩。2013年韩国GDP预计增长3.0%以内,广东GDP与韩国的差距预计缩小到2000亿美元以内。
三是双万亿美元的背后是广东经济发展动力结构发生新的变化。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广东经济发展由过去主要依靠外需拉动转变为主要依靠内需拉动。2013年,广东外贸依存度为108.7%,延续2008年以来的下降态势,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不到2%。
转型升级
三产比重近10年来首超二 产粤东西北经济增速高于全省
令人欣喜的是,去年广东经济一方面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在稳定发展的背后,经济结构继续向好向优的方向调整、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现代产业发展相对较快、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继续缩小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折,那就是广东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二三一”结构变化为“三二一”结构。2013年,广东三次产业结构为4.9:47.3:47.8,第三产业比重比2012年提高1.3个百分点。
这是第三产业比重近10年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超过第二产业,其余的两次是2001年和2002年,当时工业发展相对放缓,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因此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2013年,广东第三产业增长9.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3%,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贡献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在第三产业中,发展比较抢眼的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
同时,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2013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决定,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加快发展,其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发展结果看,2013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3%、14.6%和10.5%,均高于珠三角的8.7%;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3.7%、38.4%和22.9%,高于珠三角的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2.7%、13.1%和12.2%,高于珠三角的12.1%。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GDP增速比全省平均增速约高2个百分点。
发展动力
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 占全省经济总量过半
此外,去年民营经济表现突出无疑也是主要亮点之一,多项指标均优于其他经济成分,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超过一半,民营经济已开始挑起广东经济大梁,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越来越强。
2013年,广东民营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多个领域均强于国有和三资经济。从整体看,2013年广东民营经济增速仍高于8.5%的平均水平,占比超过51%。从工业看,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282.11亿元,同比增长11.2%,增幅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5个百分点,比同期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分别高3.2个、6.8个和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0.1%,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从进出口看,全年广东私营企业进出口3550.6亿美元,增长33.0%,高出外贸总体增速22.1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2.5%,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而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3.7%,国有企业进出口下降3.3%,集体企业进出口下降1.5%。事实上,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9月份,全省民营经济单位数达548.47万个,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1959.71亿元,民营企业从业人数2955.33万人,来源于民营企业的税收收入达5257.13亿元,私营企业出口总额1712.97亿美元。
“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推动下,民营企业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民营经济发展活跃,目前广东民营经济已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幸晓维称。
发展质量
企业经济效益好转 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
同样受益于广东继续加快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这主要体现在:
一是企业经济效益恢复性好转。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5.9%,明显好于2012年的2.4%增速。
二是财政较大幅度增收。2013年,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增长15.2%,增幅自6月份以来逐月上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6%,增幅与前三月累计增速持平;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3.6%,仍保持较快增速。
三是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90元,同比名义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669元,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四是能耗水平继续降低。初步预计,全年广东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高于4.0%,可以实现下降3.5%的预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665.1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3%,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低5.4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能耗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增长3.3%.广东的低碳行动企业能源消费量仅增长1.5%。
■形势研判
省统计局局长幸晓维:
今年经济有望实现
8.5%增长目标
省长朱小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4年广东经济增长目标为增长8.5%。近期,在全国大部分省份纷纷下调目标之际,广东为何逆势调高?底气和依据何在?省统计局局长幸晓维对此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幸晓维分析认为,2014年,从经济运行的基本面看,仍将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从国内的PMI、CPI、消费者信心指数、金融、用电、运输等先行指标看,全国经济有稳中向好的趋势。从国际看,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走上持续增长的轨道,多家机构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3.5%左右。
从广东实际来看,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将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提升发展活力,珠三角规划纲要和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决定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广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总体判断,2014年广东经济预计仍将保持2013年的稳定发展势头,增速与2013年接近。”幸晓维表示。他同时指出,国际国内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而且广东本身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和区域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转型升级任务繁重,面临的各种挑战不容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