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血压老病号,邓昌达一直遵医嘱服药,但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这一次,专家通过远程诊疗系统给邓昌达诊断病情,在村卫生站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这让他始料未及。
邓昌达是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镇桂联村村民,该镇地处粤湘桂交界处,一脚踏三省,当地村民就医有诸多不便。今年,清远以连山为试点,率先探路实施“智慧公卫”,建立全流程信息化互联互通数据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护模式。
事实上,早在2020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3部委下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通知,其中广东承接4个项目,医疗卫生领域仅有一个项目《清远市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交由清远市人民医院具体实施,旨在把清远建设成为全国范围内“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核心示范区”。
“AI医生”建立健康档案
微风袭来涌起阵阵“稻浪”,永和镇桂联村村医邓先袖沿着石板路拾级而上,来到百岁老人虞宣娇家中。寒暄几句后,他从双肩包中取出一台仪器——公卫一体机。
“一体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给村民录入全新的电子健康档案。”对于行动不便的村民,邓先袖上门服务,“虞宣娇老人腰部畸形,有高血压,行动不便,离不开轮椅。”
桂联村下辖十二个自然村,常住人口约2000人,像虞宣娇这样需上门录入电子健康档案的老人并不少。在邓先袖看来,公卫一体机的角色相当于“AI医生”,完成相关数据的录入,就对村民的健康情况了如指掌。截至今年9月,桂联村建立了1631份健康档案,69份高血压专案,36份糖尿病专案,171份老年人专案。
清远市人民医院改革规划办公室主任刘杰雄介绍,电子健康档案一经录入,系统就会根据个人信息与医生诊疗结果进行分类,村民一旦有就诊需要,接诊医生即可迅速阅览了解,大数据还会给出相应的诊疗提示,大大提高生命救助的速度和质量。
“解剖”大数据定制健康课堂
“请收到糖尿病预防与日常保健信息的村民,赶快到村委会活动室上课……”在永和镇桂联村,村村通广播化身成为上课铃,催促着村民赶紧去上一堂健康主题课。通过分析桂联村的全民电子健康档案,镇卫生院发现其中不少中老年人都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为提高村民健康意识,特邀请专家讲授健康主题课。
清远以连山为试点,整合区域内的医疗资源,通过构建“预防、医疗、康复”全流程信息化互联互通数据平台,进一步促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等全行业的信息化深度融合。在2022年6月前,连山12家乡镇卫生院、27家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切实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就医环境。
“信息化是一个重要抓手,说到底,就是要实现分级诊疗。”刘杰雄分析,通过全民健康大数据,再根据每位村民的健康状况,以“赤橙黄绿”四种颜色来分门别类,分别对应市、县、镇、村四级医疗机构,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接下来,清远将对居民健康实现生命全周期及疾病全周期闭环管理,把清远建设成为全国范围内“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核心示范区”,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并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