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交流 > 督查专栏 > 决策部署

为过冬候鸟营造“五星级驿站” 广东加快打造一批岭南水乡特色湿地公园

时间 : 2022-09-28 10:04:53 来源 : 金羊网
【打印】 【字体:

  在南粤大地数千公里的海岸线上,随处可见繁盛茂密、呈带状生长的红树林。它们充盈在海陆之间、深扎于绵延滩涂,筑起一道道“绿色长城”,成为海岸线上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待到候鸟南迁季节,成群结队的候鸟便会来此越冬,它们低空翩跹、灵动翻转、捕食鱼虾、盘旋于海天一色间, 绘就一幅“人、水、林、鸟”共生的优美画卷。

  今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广泛分布在广东沿海湿地的红树林备受重视。广东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湿地和红树林保护修复,打造一批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湿地公园。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广东将营造修复红树林12万亩。

  守护“海岸卫士” 筑起“绿色长城”

  当下,广州南沙湿地的红树林茂盛生长:秋茄正好进入结果期,一串串果实如细条茄子挂在树上;旁边的无瓣海桑随风摇晃,一排排笋状呼吸根笔直地露出水面……

  广东是全国湿地类型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红树林湿地占据了重要的角色。广东现有红树林15.96万亩,是我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红树林主要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汇带的滩涂上,因其树皮内含有丰富的单宁酸,遇到空气后会氧化成红色而得名,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

  置身南沙湿地,跟着游船移步换景,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秋茄、桐花树、老鼠簕、无瓣海桑、拉关木等丰富的红树林种类。

  据南沙湿地景区工作人员万珺介绍,总面积约10000亩的广州南沙湿地位于广州最南端,地处珠江出海口西岸的万顷沙镇十八涌和十九涌之间,滨海河口咸淡水交汇为红树林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的作用,被称为“海岸卫士”。近年来,为加强对红树林湿地的保护,景区围绕区域环境特性加大保护投入力度,包括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保洁,分段对河道两侧堤岸进行加固修复等。同时,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外来入侵品种薇甘菊等进行清理,防止有害植物蔓延,在台风过后,还会对被吹倒的红树林进行清理或补种。

  如今,南沙湿地宛如一个红树林自然博物馆。红树林种植面积达到了1800亩左右,种植红树品种共有15种,其中11种为真红树,4种为半红树。

  “这些年,我们也重点修复和重建了红树林湿地系统。”在距离南沙一小时车程的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红树林同样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翠亨湿地公园位于南朗镇横门西水道,园内有大片的红树林、滩涂地,还有数条河流横穿。黄昏时分,公园里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一派安谧祥和。

  广东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副主任汤景林介绍,自2019年通过国家湿地公园验收以来,翠亨湿地公园强化了红树林的保护,公园内湖区增加种植真红树和半红树共12种,已新增加红树林植物面积约7公顷(105亩),目前,湿地公园共有红树约855亩。

  广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具有海岸生态多样性保护和防灾减灾功能的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根据《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到2025年,广东将营造修复红树林12万亩。在南粤大地数千公里的海岸线上,层层叠叠的红树林,由陆地延伸入海,筑起一道道“绿色长城”。

鸟.jpg

  “引鸟计划” 为跨洋而来的候鸟打造“五星级驿站”

  秋风起,候鸟归,鸟类是湿地生态环境的试金石。在广东,翠亨湿地公园与南沙湿地和淇澳岛共同构成了国际候鸟的迁徙通道,为候鸟提供了生态栖息地。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成千上万的候鸟就会来到我们这片湿地。”万珺表示。如今,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南沙湿地景区和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早已成为鸟儿的天堂。

  当下还是9月,候鸟尚未至,但在南沙湿地的红树林内,数千只常年栖息在此的白鹭、苍鹭等鸟类交错着发出嗡嗡的鸟鸣,它们上下起舞,捕鱼筑巢,繁衍生息,好不欢快。

  “景区里的红树林是候鸟的卧室,芦苇荡、荷花池是候鸟栖息玩耍的地方,浅滩区则是候鸟的海鲜自助餐厅,南沙湿地希望为鸟类打造了一个‘三房一厅’的家园。”万珺形象地说道,南沙湿地除大片红树林为鸟类提供了安全舒适的营地外,还专门为滨海类候鸟开辟了多片水禽觅食浅滩,让候鸟“住得好、吃得好、玩得好”。

  筑巢引凤,珍稀鸟类频现身。“截至2021年底,南沙湿地监测到的鸟类品种达到185个,数量超过10万只,这比最早2006年时候的数据增加了100种。其中,今年监测到的珍稀鸟类——黑脸琵鹭达到了62只,数量再创新高。”万珺表示。

  “随着湿地公园的生境逐渐恢复,光临湿地公园的鸟类会越来越多。”汤景林同样信心满满地表示。据介绍,今年来,翠亨湿地公园鸟类资源越来越丰富,2015年度监测到鸟类共52种,2019年度监测到鸟类81种,2020年度共监测到鸟类113种。野鸭成群、苍鹭伫立、黑脸琵鹭出没,翠亨国家湿地公园正成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水鸟“五星级驿站”。

  打造“人、水、林、鸟”共生生态系统

  在翠亨国家湿地公园,时不时能看到“少年团”在家长或者老师的带领下前来参观,“红树林为什么是胎生的呀”“这只候鸟好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呢”……孩子们一边游览,一边叽叽喳喳地提问。

  “翠亨国家湿地公园充分利用湿地的自然文化资源,搭建自然教育学校的平台,与社会机构开展合作,积极开展红树林、观鸟、走读自然、农耕体验等自然教育活动。” 广东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工程师凌仲铭介绍,翠亨湿地公园建设有6大展馆,进一步开拓多元化的自然教育课程,市民朋友们可以通过游览展馆,体验到湿地对人类的重要性。

  广东湿地资源类型齐全,分布集中,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优美,生态地位高。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省湿地总面积268.4万亩。在湿地公园,人、水、林、鸟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然是一种常态。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绿色生态水网和全面推行林长制为契机,大力推进湿地保护和恢复。

  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建有4处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重要湿地、13处省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27个。

  目前,广东积极推动各地把发展建设湿地公园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和改善生态、民生的重要举措,发布了《广东省重要湿地认定和名录发布管理办法》和《广东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打造了一批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湿地公园,示范带动了湿地的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丰富的优质生态产品和绿色生态空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