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工作情况报告出炉 广东高校在读港澳生1.5万人

时间 : 2024-05-29 08:58:33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5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省政府关于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广东高校在读港澳学生达1.5万人,规模居全国首位,目前已建成6所中外、内地与港澳合作大学,超全国数量一半,还积极推动先行试点内地与香港专科层次学历与学位互认等工作,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成效显著。

  合作办学▷▷

  建成6所中外、内地与港澳合作大学

  今年4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这是自《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出台以来正式落地的第2所合作大学。事实上报告显示,近年来,广东深化中外、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工作,目前已建成6所中外、内地与港澳合作大学,超过全国数量的一半。此外,已建设本科层次以上不具有法人资格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2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4个。

  办学项目增加的同时,经费保障也不断落实。例如,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由珠海市政府划拨约850亩土地给予学校使用,2014-2022年给予学校教职工特区津贴合计4344.84万元,该校也纳入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2021-2025年)建设高校名单,省财政在省级教育发展专项高等教育“冲补强”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学校内涵建设。

  科技创新▷▷

  22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依托广东高校建立

  如何推动三地高校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报告披露一系列亮眼成效。

  为充分发挥粤港澳科技和产业优势,通过粤港澳三方或两方的紧密合作,围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环境科技、纳米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重点领域集智攻关。报告显示,广东分3批启动建设粤港澳联合实验室31家,其中22家依托广东高校建立。

  在支持高校共享科技资源和成果方面,明确支持广东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按规定向港澳开放。例如,中山大学的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天琴中心”、精准医学中心等科研基础设施与科研仪器设备,均对港澳开放共享。

  交流融合▷▷

  推动试点内地与香港专科层次学历、学位互认

  不久前,一个打通内地高职院校学生进入香港就业通道的新探索受到关注。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职业训练局开展“粤港空乘专业双证书课程合作”,参加该项目的学生毕业可以获得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大专毕业证书和香港职业训练局颁发的证书,毕业后可参加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的“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

  报告显示,现在,广东正积极推动大湾区高校联合培养人才,一批成果逐渐落地。

  例如在职业教育阶段,推进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2023年屋宇装备工程、游戏及动漫、时装设计、餐饮4个专业招收首批港籍学生在园区学习。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职业教育联盟继续开展一试多证导师培训班。

  本科及以上阶段,实施粤港澳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2023年安排20所高校承担粤港澳联合培养专项博士计划154人,比上年增加12人;硕士计划1384人,比上年增加165人。支持在大湾区设立的港澳高校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已设立。还支持中山大学在香港建设高等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