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区江埔街和睦小学,孩子们课间到流动图书车借书。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不久前,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遴选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正式公布。广东共有三个案例上榜,分别是广州市从化区“构建文教联动阅读体系 提升城乡青少年精神素养”、深圳市盐田区“高品质智慧书房服务体系:以‘人·书·馆·城’四位一体涵养山海人文栖居地”、惠州市博罗县“村歌唱响新时代:‘一村一歌’激活乡村文化活力”。
如何为百姓提供高品质文化产品?如何为镇村居民提供优质文化大餐?广东坚持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从“均衡化、品质化、数字化”发力,紧紧围绕文化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实施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推动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建设。
文教合作
“流动图书车”融入乡村教育
“各位同学,流动图书车来了!”周二下午,来自广州市从化区图书馆的智能流动图书车如约而至,让江埔街和睦小学热闹起来。同学们双手捧满沉甸甸的书本,排好整齐的队伍准备还书,热切的眼神里按捺不住对知识的向往。
流动图书车载书量3000册,自动借还书机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为12个校园流通点送上诚意满满的“精神食粮”。“流动图书车来到校园,同学们借书更方便了,阅读写作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和睦小学图书管理员赖淑芬说。
从化区农村学生人口多,城乡青少年阅读资源却分布不均衡。从化区图书馆馆长邱跃注意到,16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是当地图书外借的主要群体,占比达75%以上,他们已成为乡村中阅读需求最旺盛的群体。
为积极培育青少年高黏性文化社群,从化区图书馆主动融入乡村教育,与中小学校图书馆建立长期合作,共同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而广州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平台系统,则为馆校共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技术支撑。
去年4月,从化区内85间中小学图书馆全部接入广州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各学校按规范整理超过36万册图书,与市、区图书馆配送的近20万册图书实现互融互通。到目前为止,从化区已完成全区中小学生借书证办理全覆盖。
纵览全省,广东共有120个县(市、区)分别建立文化馆和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分馆覆盖乡镇(街道)比例达91.84%。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经验,也被广东省委深改组列为第一批基层改革复制推广经验。
藏书“动起来”,阅读“热起来”。结合“双减”和青少年精神素养提升等要求,从化区图书馆通过开展“田园语文”“挑战21天阅读”等20多项公益活动和课程,将阅读的“种子”播在孩子们的心田,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美育功能。
特殊儿童也成为图书馆公益活动的焦点。从2020年开始,从化区通过“图书馆+社会机构”融合共创,推出公益品牌活动“星星画室”,以美术教学培养孤独症儿童思维能力,目前已惠及近50个“星星孩子”家庭。
“星星画室”连续两年被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儿图书馆评为优秀项目。广东全省已有57个图书馆、文化馆、3538个服务点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以社会化发展提升产品质量,正推动广东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村一歌
村歌传唱培育文明乡风
“郭外东江奔入海,观背开心迎客来……”早春三月,惠州博罗县观背村繁花盛开,游人络绎不绝。位于村口的观背书吧里,热情好客的村民孙伍有哼唱着村歌《观背开心迎客来》,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围观。
类似《观背开心迎客来》的村歌,在博罗县已有将近200首。从2019年起,博罗县创新开展“村歌唱响新时代”一村一歌乡村文化建设工程,文艺志愿者们深入田间地头,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创作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村歌”。
博罗是“岭南四大古县”之一,也是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交融地。“我们天天泡在观背村里,挖掘留在村民记忆里的点滴故事。”《观背开心迎客来》作词人之一、博罗县作协会员贾晓琦表示,村歌里提到的龙眼大蕉、石桥古观都极具当地特色。
一首首带着泥土芬芳、浸染时代气息的村歌,成为培育文明乡风的生动载体。“村歌唱出了我们观背人的心声!”孙伍有深刻感受到传唱村歌给村民们带来的点滴变化:村民们更有热心,更讲礼貌,村里的凝聚力和责任感也越来越强了。
文艺志愿者们还通过村歌创作抢救挖掘岭南文化。博罗横河镇嶂背村是大山深处的一条畲族村。博罗音乐家协会志愿者李雷多次深入走访,与村民同吃同住,创作出畲语演唱版本的村歌,为传统畲族小调增添时代活力。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硕果,也通过村歌的“翅膀”传唱到更广阔的地方。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石坝镇乌坭湖村,也将三黄胡须鸡唱进了村歌。村歌《凤鸣乌坭湖》推出的第二年,该村获评“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
文旅融合
公共文化“微地标”成打卡点
城市里,图书馆也在不断“解锁”跨界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海子笔下的意境,如今在深圳盐田区“智慧书房”成为现实。
盐田区有“中国最美海岸线之一”之誉,每年到访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邂逅、灯塔、遇见、春天海……区内10家名字各有诗意的智慧书房,与“梅沙踏浪”“梧桐烟云”“一街两制”等鹏城风景胜地融为一体。
其中,矗立海滨的“灯塔图书馆”是风靡深圳的“网红阅读打卡地”。推开窗户,无边的海景收进书房。“灯塔”里的知识“火种”温暖着无数读者的心。落成两年多以来,图书馆已累计接待读者超过32万人次。
在广东,类似“灯塔图书馆”这样的“文化微地标”可谓星罗棋布。目前,广东全省建成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50个、文化馆144个,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历史性全覆盖。遍布南粤城乡的2000多家“粤书吧”“粤文坊”等新型文化空间,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期待。
“十一”黄金周旅游消费数据显示,灯塔图书馆跻身全国“新”景点TOP10。目前,盐田区继续围绕智慧书房“文化风景线”夯实文化内涵,凸显海洋特色,形成“游学一体”的盐田式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我们希望通过‘文化游’‘阅读游’的新探索,让图书馆不但成为‘市民家门口的书房’,更成为一座‘城市文化会客厅’。”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馆长尹丽棠展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