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连续两年关注学前教育

时间 : 2021-01-29 08:48:18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1月24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公布了2021年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学位、提质量,位列十件民生实事之首。

  十件民生实事,件件关乎百姓福祉。上一年的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学前教育同样名列第一,要求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00万个,实现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0%以上的目标。

  学前教育,为何连续两次成为十件民生实事之首?背后有何深意?

  甜蜜的“负担”

  我省人口持续增加,说明区域吸引力在增强。但对城市公共服务来说,则是甜蜜的“负担”。

  据2018年1月省教育厅的预测,2017年底全省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41万人,预计2018年底达到461万人、2019年498万人,2020年519万人。

  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全省学前教育每年要增加20万个学位,但在2019年有一拨“二孩”潮入园的小高峰,需要增加30万个学前教育的学位,可见入园需求和供给不平衡。

  学前教育学位缺口很大,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让适龄儿童有园上、上好园?三年前,广东开始行动了。

  2018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到2020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50%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

  这一目标,同样写进了2020年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

  据省教育厅统计,2020年全省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09.45万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1.39%,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6.61%。

  学位攻坚战

  广东一年增加100多万个公办学位,是怎么做到的?并非易事。

  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前教育学位需求旺盛,大量民间资本进入,造成民办园比例远高于公办园。

  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要达到50%以上,怎么办?全省各地八仙过海,整合盘活资源,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不断扩充公办学前教育资源。

  在广州,全国率先试点“多规合一”,保障教育用地。据不完全统计,近四年已建设移交居住区教育配套设施349所。

  在深圳,财政投入大幅度增长。全市财政公共预算学前教育投入从2018年初的20.79亿元,增至2020年年初的72.14亿元。

  除了增加公办学位供给之外,还要重点推进民办幼儿园转公办、转普惠。

  在佛山,财政投入引导激励普惠园发展,为普惠园提供财政保障。

  在东莞,以公办园为龙头成立幼教集团、与民办园合作设置公办班、购买民办学位、补贴辖区适龄幼儿入读民办园等创新方式,不断探索增加公益普惠性资源。

  在珠海,一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设立“公办幼儿园办学点”,不断提升民办幼儿园办园质量。

  多措并举,广东啃下学前教育这块“硬骨头”,优质资源供给实现量和质的同步提升。

  民生民心工程解难题

  无法回避,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学位、提质量,还须解决几大难题。

  ——新建公办园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东各地新建一批公办园,正在积极探索优化幼儿园成本分担机制,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核准收费标准,为公办园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努力实现办一所、优一所。

  ——购买学位提供的公办学位、普惠学位,如何实现“同价同质”?

  广东各地普惠性民办园与公办园“同价同质"的目标未达成。要通过公办园辐射带动、落实办园标准和管理标准、建立质量评价和激励体系等多种方式,推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优质幼教师资匮乏,如何破解学前教育师资难题?

  在公办园扩容、民办园转制的过程中,要解决如何落实教师编制、保障非在编教师待遇保障、打通幼师发展晋升渠道等难题。部分地方正探索出适量合理增加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的方式,为新建公办园提供2-3个编制保障管理人员素质,促进稳定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