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弘扬科学家精神

周琳:科学防控,奋斗在战“疫”第一线

时间 : 2020-03-03 17:45:24 来源 : 网易(广东卫生健康委官方)、清远日报全媒体记者许甜、通讯员张翼 【字体: 【打印】

20200303kxj01-05.jpg

  结核病防治在全世界范围内面临新诊断技术、新药物、新疫苗研发的难题。为此,周琳带领省结核病控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山大学、华大基因研究院、北京胸科医院、暨南大学、广州迪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及生物医药企业联合成立全国结核病科学研究的产业联盟,全面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多学科交叉研究共同体,搭建“基础研究-临床防控-成果转化”一体化平台,真正实现了结核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无缝连接。

  周琳的研究团队已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张结核病的蛋白芯片,为新诊断技术、新药物及新疫苗等产品的问世、为研究成果的转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她还研发出结核病检测自动化设备及快速核酸检测(等温扩增法)诊断试剂盒,将结核病诊断时间缩短为40分钟,阳性检出率提高近15%。在结核病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通过“HLA-DR易感基因与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易感基因的研究”及“应用DNA指纹技术追踪耐多药结核病感染源的研究”,为建立新型结核病检测方法和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使广东省结核病控制工作从一般的流行病学研究跨入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研究,向前迈了一大步。

  此外,周琳充分利用广东省结核病防治的网络优势,联合各层面跨专业的专家,整合资源、集中优势,成功实现了我省结核病领域示范区的“零”突破,并建立起一整套结核病社区综合防治新体系,为全国研发结核病防控新模式提供了示范依据。

  耐药结核病防治是世界难题。周琳通过探索全省耐多药结核病流行现状和特点,建立了适合广东特点的耐多药结核病的监测与预警模型,为全国耐药、耐多药结核病疫情控制及今后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作为广东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学术带头人,周琳主持推进WHO(世界卫生组织)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率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包括病人发现管理、疫情监测、健康促进、学校结核病防控、耐药监测和耐多药结核病防治等的广东结核病控制模式。率先完成国家和WHO提出的病人发现率70%以上、DOTS(对非住院肺结核患者实行全面监督化学治疗)覆盖率100%、治愈率85%以上的三大目标,解决了结核病控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009年,周琳组织开展“流动人口结核病管理模式”工作,使“流动人口大省”的结核病控制水平和成效得到大幅度提升,“广东省流动人口结核病管理模式”也一度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同时,该模式也为全球流动人口结核病管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控制经验,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认可,刷新了全球结核病流动人口控制管理新模式,使得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工作这一传染病科学管理研究水平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在结核病防治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周琳投身于全省结核病动态监测及数据分析工作,建立并完善结核病发病队列人群数据库,及时揭示了结核病的热点区域和演变规律,预测了不同干预条件下结核病疫情的变化趋势,实现对全省结核病疫情的实时动态监控管理,并适时进行结核病疫情的风险评估,提示风险等级,提出结核病防控的有效干预措施,为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

  周琳一直活跃在临床科研的第一线,累计接诊超过万名疑难结核病患者,为近万名患者解除了病痛。只要有病人需要她,不管多么忙碌,她都坚持开展专家门诊,病人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有,她都一视同仁,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了很多病人的信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周琳两次写下请战书,申请到疫情防治的前线去。2020年2月11日,作为广东省对口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首批队员出发支援荆州,她始终坚持在救治病患的第一线,同时肩负着广东省援助湖北荆州新冠肺炎防控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的重任,全力配合推进核酸检测、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成立等多项工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