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平台 > 人大建议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882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粤农农函〔2022〕684号

何玉兰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广绿肥种植提升我省耕地质量的建议收悉,经综合省财政厅和省农业科学院意见,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要害是解决种子和耕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耕地质量问题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我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等多项考核的范畴,“十三五”期间我省耕地质量等级提高了0.5个等级以上,有效促进了我省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一、已取得的工作进展

  (一)做好周密部署大力推动。我省高度重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省政府出台《广东省耕地质量管理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73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保护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粤府函〔2021〕130号),全面部署我省耕地保护有关工作,指导督促各地持续抓好落实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省农业农村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农田整治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5年)》(粤农农〔2021〕151号),明确农田整治提升行动的目标任务,确保耕地质量平均每年提升0.1个等级。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印发广东省2021年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农农办〔2021〕98号),指导各地开展绿肥种植、测土配方施肥和新型肥料应用等科学施肥工作。

  (二)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我省树立耕地保护“量质并重”和“用养结合”思想,着力提升耕地质量,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2519万亩高标准农田。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措施覆盖面积达100%。我省印发了《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提升措施指引》《广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对高标准农田的土壤改良、耕地质量监测、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等一系列耕地保护与提升工作进行全面谋划,务求实现真正的高质高标农田。

  (三)积极种植绿肥压青还田。2008年以来,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下,我省连续13年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在连州、和平、始兴等20多个县(市、区)推广种植绿肥翻压还田,累计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种植绿肥300多万亩次,项目实施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项目区水稻平均产量增加42公斤/亩,平均增幅8.1%。我省利用中央下达的轮作试点项目15000万元,开展双季稻轮作试点,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我省主要推广稻稻肥、稻稻菜、稻稻油等轮作模式。在总结提炼多年种植绿肥实践基础上,近期正在组织技术人员编写《广东绿肥》,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绿肥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2021年,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广东省2021年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关于认真做好2021年度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我省2021年度秸秆资源台账建设的通知》《广东省“十四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等,部署我省秸秆综合利用有关工作。经统计,2021年我省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2%,利用方式以直接还田为主,因地制宜开展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非粮化、燃料化等“五料化”利用为辅。通过直接还田方式,既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使用量,又能在还田后增加下茬作物产量,实现作物增收和土壤改良培肥。

  (五)积极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根据农业农村部有关要求,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广东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5个省级专家指导组,分片包干为试点县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组织遴选出仁化县、博罗县和紫金县等13个项目县,194个包括有机肥生产企业、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中心、合作社、示范性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了多个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模式,目前已在玉米、蔬菜、果树和茶叶等作物实施粪肥还田面积29.1万亩,施用固体粪肥9.13万吨、沼液2.92万吨,处理消纳粪污14.22万吨。

  (六)实施化肥减量增效。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化肥减量增效有关工作的要求,我省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为目标,强化政策支持,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和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组织全省109个县农业农村部门开展施肥情况调查工作,在31个县(市、区)开展水稻、玉米化肥利用率试验507个。2021年,我省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县共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22.8万亩。通过示范县辐射带动,全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4102万亩次,示范区减少化肥用量3.3%,减少不合理施肥4.7万吨,全省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七)实施酸化土壤治理。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退化耕地治理与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的要求,印发了《广东省关于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案》,2020年和2021年在乐昌、南雄、雷州等10个项目县开展酸化耕地治理,建立酸化耕地治理示范区20.88万亩,累积共发放治酸物资2.14万吨。项目实施后,土壤pH值平均提高0.22个单位,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提升0.10等,受益农户数达2.56万户,受益新型经营主体161家。

  (八)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工作。根据《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令2016年第2号)的要求,我省在100多个县布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点5300多个,长期定位监测点344个,覆盖了全省主要农作物优势区域、种植制度、典型土壤类型。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化验、建数据库、评价统计对全省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年度更新评价。在开展全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同时,还对耕地质量变化趋势进行了长期监测。根据《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我省牵头华南5省区专家,建立了华南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华南区调查评价数据与结果进行了多轮审查与结果验证,编制形成《华南区耕地质量等级情况报告》,在全国九大区中率先完成耕地质量区域评价。

  (九)强化科技支撑。近年来,我省通过中央财政和省财政专项资金方式,持续支持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相关技术攻关,研发和集成多套在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和有效做法。如支持省农科院持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机械侧深施肥、有机替代等科学施肥工作,加强绿肥冬闲种植、秸秆还田、轮作休耕等改良培肥技术应用推广,推进酸性土壤改良、中低产田地力提升、坡耕地地力培肥等技术研发及应用,为我省耕地保护及质量提升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我省高度重视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工作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持续开展公益宣传和科技培训。一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相关政策,推广典型案例,加强对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调动各地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积极性。二是多渠道开展技术培训,“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开展现场观摩、发放宣传册、科技下乡等宣传培训活动,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耕地土壤质量的保护与提升意识。三是打造示范样板田。在耕地质量提升工作做得好的地区建设千亩示范区,并到示范区开展科技培训和现场会等,示范区内做到有指导专家、有科技示范户、有示范对比田、有全省统一的醒目标识牌。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与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形成合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提高农业资源保护利用水平、改善农业产地环境质量为目标,聚焦农业绿色发展,结合代表的建议,继续实施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助力我省乡村振兴。

  (一)继续完善耕地监测体系,提供质量建设决策依据。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布局、耕作制度、代表面积、管理水平、生态环境的差异,继续完善优化全省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一批集监测、试验、推广、科普的综合性重点监测基地,建立全省耕地质量土壤样品库,形成全省耕地质量年度报告发布专家会商制度。利用“三调”成果、我省土地利用现状图成果,以及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契机,建设我省耕地质量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为我省高效、精准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二)推广绿肥种植还田,提升耕地内在基础地力。综合考虑冬闲田规模、绿肥种植历史等因素,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在我省粤东北山区及新增补充耕地项目区推广绿肥种植,部分地区可在果园间种夏季绿肥品种。选择重点县(市、区),建设一批绿肥种植还田百亩、千亩示范片,优先选择高速公路、铁路沿线、旅游景点附近农田实施,各地种植绿肥可采取多花混播等形式,并与农家乐、旅游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

  (三)推广酸化耕地治理,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的原则,统筹整合使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等项目合理规划耕地质量建设内容。优先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实施耕地质量建设项目,联合省级专家创建示范样板田。同时围绕土壤调理剂施用,确定农机作业、科学施肥、地力培肥等配套技术,总结提炼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能落地、接地气”的酸化耕地综合治理模式,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提升耕地质量,推动藏粮于地战略实施。按照广东省粮食主产区功能区划,突出重点,推动我省秸秆以直接还田方式为主,“五料化”利用为辅的综合利用方向;推动示范先行,加强模式探索,鼓励各地组建秸秆机械离田专业作业机队、建立秸秆仓储系统、建设秸秆二次加工中心、发展秸秆离田“五料化”产业,推动全省秸秆产业化利用迈上新台阶;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技术落地,联合省内科研推广机构,大力探索秸秆半量离田半量还田技术,推动耕地质量建设高效高质实施,进一步提升良田可持续的高产稳产能力。

  (五)推广绿色种养农业,促进耕地生态循环生产。大力开展科学施肥,以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为契机,扎实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测土配方施肥智能化和有机替代等工作。支持普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肥料新产品、施肥新技术,引导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科学施肥技术服务,从而减少化肥不合理投入,稳步提高化肥利用率,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省农业农村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6月24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育灿,020-3728808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