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公开年报
2014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中心认真落实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有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总体部署,不断进取,开拓创新,和全省疾控同仁上下一心,把握重点,科学防控,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中心履行“康佑岭南”职责的软硬实力得到较大提升。
2014年疾控工作情况
(一)加强重点急性传染病监测,防控工作不断推进。
一是有效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组织专家组制定《广东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与风险管理策略》。进行专家会商,率先提出“1110”制度,即“一天一清洁,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休市”和零售市场“活禽不过夜”(日零存栏)制度,得到政府采纳和国内同行借鉴,对疫情控制起关键作用。随着各项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的有序开展,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二是全力应对登革热疫情。6月以来,广州、中山、佛山等多个地市先后发生登革热暴发疫情。在疫情蔓延快、势头猛的严峻防控形势下,中心迅速反应,科学应对,提出以“清理蚊虫孳生地”为根本的防控措施。加强登革热媒介伊蚊的监测,实时掌握重点地区蚊媒密度变化。指导各地各单位明确责任,大力落实防控措施,广泛动员群众“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
三是外堵输入,内防扩散,部署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3月以来,西非部分国家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并导致国际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心密切关注和跟踪疫情发展,及时组织专家研判疫情态势,调整防控策略,及时发布预警。
四是做好霍乱、鼠疫、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布鲁氏菌病、狂犬病、手足口病等其他急性传染病的主动监测工作。重
(二)艾滋病防治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继续落实《广东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逐步完善全省艾滋病疫情监测网络。“四免一关怀”等综合防治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全省已建立了自愿咨询检测门诊346个,服务范围覆盖所有地市。
(三)加强监测,落实免疫规划工作。
全省连续21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运行良好,98.90%接种单位实现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化管理。启用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网络报告,加强监测敏感性。
(四)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
有序推进碘缺乏病防控,碘盐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各项指标值进一步提高。加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控,推动地氟病区改水工程建设,改水工程覆盖病区村总人口的95.9%,达“十二五”规划防控目标。
加强重点寄生虫病监测与防控,中心血吸虫病诊断参比实验室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评审组的现场考核评审。指导各监测点开展生食水产品肝吸虫常规监测,及时掌握并提示生食水产品肝吸虫感染风险。
贯彻落实《广东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全面推进慢性病综合防制。
(五)加强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估,提升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能力。
高质高效完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新增23个监测点,全省97个监测点覆盖各地级以上市。全年我省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量居全国前列。全年有序完成了米及米制品、面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农产品(蔬菜)、水产品、乳及乳制品、食用油等八大类重点品种食品安全状况评价性工作,顺利完成全年监测目标。
(六)有序开展环境卫生、学校卫生以及医疗、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
做好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全省设置城市水监测点2804个,覆盖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及各县(市、区)城区;设置农村饮水监测点2496个,覆盖全省60%以上的乡镇,监测结果显示农村水质总合格率为56.73%。指导各地市积极开展医疗、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全年全省医疗机构和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样品总合格率较2013年均有所提高,有效预防重大医院感染的暴发以及传染病在托幼机构的传播。
(七)保障实验室核心技术能力,顺利完成各类检测检验工作任务。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年参加了CNCA/CNAS、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疾控中心、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等部门组织外部质控考核(能力验证)活动39项次,已反馈的结果均为满意。
全年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实验室检测任务。顺利开展食品、水及涉水产品、化妆品、日化品、消毒产品、杀虫产品和公共场所监测样品等各类检品检验工作。完成各项病原微生物检测任务,全年合计检测各类样本28226份,共123748项次。
(八)强化风险评估和风险沟通能力,推进健康传播工作。
在常规开展各类疾病监测、环境监测等健康风险因素监测的基础上,以广东省传染病暴发疫情和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主要监测目标,中心加强和完善舆情监测工作。每日发布《疾控媒体快讯》,并深度开发媒体分析专报《公共卫生热点关注》。2014年,中心建立了由“信息传播策划组”、“专家发言人”队伍、“新闻通讯员”队伍及“健康传播沟通顾问委员会”构成的公众健康传播平台,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拓展工作渠道、创新工作形式,全力推动风险沟通和健康传播工作。完成官网升级改版,并率先在全国省级疾控中心中开通官方微信“广东疾控”。紧扣疾控重点工作,主动就食品安全、计划免疫、急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健康主题策划系列报道,科学全面客观地介绍疾病与健康知识,积极引导公众培养健康素养,全年累计在纸媒和电视电台发表报道560余篇;撰写科普微信共516篇。目前“广东疾控”微信号关注人数已超过13万,荣获全国医疗卫生微信综合传播力排行第一名。
(九)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基于广东省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类国家卫生应急队和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中心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本着平战结合,统筹协调,及时高效,科学应对的原则,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十)推进科学研究,强化人才培养,着力提升全省疾控队伍技术实力。
2014年,中心科研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以直属单位省公共卫生研究院为科研平台,在环境与健康研究、健康风险评估研究等方面科研成果显著,多个科研项目获批立项,在研课题深入推进,发表SCI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