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省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230305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信息来源: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3-05-17 18:06 字体: [大] [中] [小]

粤市监质发函〔2023〕453号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王大平委员提出的《关于立足全球创新网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集群的提案》(第20230305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我单位会办意见如下:

  我局高度重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大力实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突出围绕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集群相关工作,全面提升制造业质量水平,加快推动质量变革创新,助推我省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一)提高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强化政策供给。出台我省全面提升制造业质量品牌水平的若干政策措施。发挥5亿元省质量提升发展基金杠杆作用,撬动10亿元以上的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质量发展工作。开展质量工作考核,21个地市均建立质量工作考核机制,质量水平实现整体提升。二是推进质量提升。聚焦战略性产业集群,在全省遴选100个行业或产品开展质量强业活动。创新开展“问诊治病”质量帮扶工作。向全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发放2万份技术帮扶和产品检测券,共发动组织或机构526家、各类质量技术专家770人次参与质量提升行动的帮扶和服务。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消费品产品质量合格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等质量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三是树立质量标杆。省政府出台《广东省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在原10个省政府质量奖的基础上增设40个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实现奖项扩面增项提额。2023年1月举办第七届广东省政府质量奖颁奖大会,鼓励带动全省企业追求卓越质量。截至目前,全省共有62家组织获得省政府质量奖,36家组织和1位个人获得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其中制造业获奖组织79个,占比达79.8%。四是夯实质量基础。围绕我省制造业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建设高水平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截至2022年底,全省建设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站108个,服务范围全面覆34大类制造业行业,制造业覆盖率达到100%。全省共建成或在建83个国家质检中心和230个省质检站,综合检测能力居全国前列。

  (二)完善智能制造标准化基础性保障

  一是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省政府与标准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粤港澳三地以“同一个湾区 同一个标准”为理念,积极探索“一国两制”下的标准化工作新路径,省市场监管局联合香港工业署、澳门经济及科技发展局编制《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发展指南(试行)》,签署推进标准工作合作备忘录,组建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研制110项“湾区标准”,其中包括《移动式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 发射端通用规范》《超高清视频服务用户体验评估规范》《智能坐便器座圈》等一批智能制造标准。以“推进国际科创中心”为湾区标准建设的突破点和落脚点,加强粤港澳三地标准化资源与科技、产业资源对接,推动科技、标准和产业协同发展,以“湾区标准”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集群高质量发展。二是大力加强标准化资金、人才等基础性保障建设,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全省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约3亿元/年,撬动企业不断增加对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发挥省部共建的国家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广州、深圳)作用,围绕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一批国际标准化领军人才、青年专家,加快国际标准化人才梯队建设。推动国际、国家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等技术机构落户,目前广东拥有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56个,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或工作组15个,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对口单位21个,逐步打造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工作高地。

  (三)推进标准与专利融合创新

  一是深化标准化战略,实施“先进标准+智能制造”行动,开展智能家电等智能制造集群标准化研究,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以产业链为纽带,依托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骨干企业,提升重点领域上下游产业标准的协同性和配套性,建立覆盖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支撑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促进先进标准与智能制造产业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已发布实施新能源汽车、氢能等11个制造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以及836项关键技术标准,在家用电器、智能电网、氢能、区域标准化协同创新等领域,共获批6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2个国家标准检验检测验证点建设,为实现智能制造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二是开展“创新成果和专利技术标准化的转化机制和相关政策研究”“专利导航成果标准化应用研究”等项目研究,主动对接专利导航成果,加快成果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推进专利标准领航工程,围绕智能家电、增材制造、无人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探索以“技术研发—专利导航—专利标准化—NQI服务—标准国际化”为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途径。

  (四)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一是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对接活动,全省举办“入园惠企”活动57场,对接走访企业539家次,受惠企业及创新主体超过5000家。二是与二十家银行分别签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推进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发展,助推全省创新型科技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实现融资。三是联合广东银保监局印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线上试点实施方案,组织200余家银行开展质押融资登记全流程无纸化试点。

  (五)深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

  一是持续推动广州、深圳、东莞优化完善运营服务体系,引导省级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基金重点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积极开展专利产品备案,组织各地市全面发动域内企业开展申报工作,加强与科技、工信、发改等部门联动,引导和支持“专精特新”、高企等企业符合条件的主导产品通过试点平台备案认定,纳入第一批备案企业超过5000家。三是支持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3个国家级运营交易平台建设,支持东莞推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托管+保险”服务。

  (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法治保障

  推动出台《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进行明确规定。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2022年,共办理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4346宗,案值2.95亿元,罚没款0.75亿元;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1138宗,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司法部联合开展的示范建设试点中获“优秀”等级。全省累计建有13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或快速维权中心,聚焦当地重点产业提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服务。其中,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拥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广州、珠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拥有高端装备制造服务领域,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拥有互联网服务领域,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拥有智能制造装备服务领域,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拥有机械装备制造服务领域,均可为当地智能制造集群提供有针对性服务。2022年,全省各中心共接收专利快速预审3.5万件,提供维权援助服务0.8万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主动融入大局,紧紧围绕“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发挥市场监管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集群发展作用,助力做优做强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为高水平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筑牢质量基础。

  一是大力推动制造业质量提升。开展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基础质量攻关。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鼓励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严把质量关。推动制造业企业练好内功、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积极争创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质量卓越产业集群,让世界一流的企业和产品体现更多广东元素。

  二是加大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在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智能制造专利与标准融合、加快智能制造“湾区标准”建设,推进国际标准化跃升工程,锻造梯次衔接的制造业标准化人才队伍等举措上继续发力用力。

  三是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政策,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保障范围,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及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质押纾困专项活动。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线上试点和无纸化试点,深入开展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宣传和推广。鼓励知识产权保险、信用担保等金融产品创新,依法依规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

  四是推动创新主体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提高高校院所、国有企业专利技术转化效率,降低中小企业获取专利技术门槛。完善广深莞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扩大优质运营服务辐射范围,优化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服务功能,鼓励企业进场交易。

  五是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开展“护航2023”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聚焦展会、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维护创新主体合法权益。强化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制建设,为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体系建设,推进省、市、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协同合作、资源共享,织好维权援助“一张网”。

  专此函达。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5月10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宇明,020-38835657)

相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