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实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 质量强国建设

让新时代质量文化助力强国建设

信息来源:中国质量报 时间:2023-05-19 11:09 字体: [大] [中] [小]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我国质量强国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同时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质量文化建设”作为“推动质量社会共治”的措施之一。早在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就提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质量文化建设,提升质量文化软实力等要求。2017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将质量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质量文化内涵,促进质量文化传承发展。由此可见,质量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重要体现;质量文化建设是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质量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质量文化”一词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特指企业质量文化。随着大质量观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质量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逐渐扩大,从单一科技和经济问题,演变为涉及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综合性话题,真正成为文化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

  积极开展质量文化建设是历史传承的选择、经济发展的选择、工作实践的选择,更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选择。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质量,质量文化传承历史悠久,成果灿若星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陶寺出土的圭尺属圭表日影测量仪器系统,用于确定节令,还可以用于大地幅员测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计量器具之一;屹立1400多年的赵州桥结构设计科学、建造工艺独特,是我国建筑工程高质量的标杆……精确测量、严格标准、精工制造,以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的质量管理理念,共同构建了中华传统质量文化体系。文化载道,薪火相传。今天,我们挖掘这些优秀的质量文化成果,传承经典质量文化理念,不仅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还能够让我们“高明远识、洞鉴古今,知国家之事”,进而寻找到质量治理难题的“文化解药”。

  “十四五”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是新的发展观、新的质量观、新的发展模式,这需要以创新为动力,创新来源于哪里?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所讲,创新源于智慧和灵感的碰撞,离不开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创新思维来自于“敢为天下先”;创新成果的产生,必须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创新是人的思想意识的进步和觉醒,其中就包括国民质量文化意识的提高、质量精神的支撑、正确质量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质量行为的规范。优秀质量文化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认识到质量文化建设在推动行业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建立共赢生态、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纷纷提出本行业的质量文化理念和举措。比如有教育界人士提出,理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实质及核心,加强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联动,以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市场监管部门将市场监管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市场监管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更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质量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国在质量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树立中国制造良好形象、提高中国品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质量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教育引导、经济推动等顶层设计,也需要各行业领域间的协同合作。有5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开展质量文化建设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展示中华传统质量文化的独特魅力,树立当代中国特色质量文化形象。二是要有国际视野,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质量文化精髓的同时,必须放眼世界,汲取世界先进质量文化理念和实践经验,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让一切优秀为我所用”。三是国家层面统筹协调各行业各领域,构建质量文化建设体系。四是加强质量文化教育和舆论宣传,鼓励和引导全体人民关注和实践质量文化理念。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完善理论体系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新时代质量文化是先进的质量文化,是中华传统质量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也将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之一。(丁莹)

相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