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产业基础能力薄弱、产业链处于全球分工中低端水平、区域产业结构仍不合理、绿色生产方式亟待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不够高等。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抓手,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高产业绿色发展水平、高水平推动产业开放合作,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推动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战略目标。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对建设质量强国进行了顶层设计和部署安排。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只有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质量强国建设才能根深叶茂。要全面把握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质量强国建设的内在关系,客观认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确保质量强国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强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供给上,就是能够不断提供更好更优的产品、工程和服务,形成一批消费者信得过的品牌产品、工程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见,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结构优化合理、生产方式绿色低碳、区域产业布局合理、产业链价值链处于全球分工体系的中高端水平、产品和服务国际竞争力强,这些恰恰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抓手。
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关键举措。经济效益好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比如,产业高质量和质量强国建设都要求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产品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质量优势或技术优势,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也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产业规模较快增长。2012—202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40.2万亿元,年均增长6.1%;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3.5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从2010年开始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2—2022年,我国三大产业占GDP比重从10.1∶45.3∶44.6变为7.3∶39.9∶52.8,服务业占比连续多年超过“半壁江山”。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2年的15.5%和31.8%。
产业创新能力增强。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我国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部分领域处于与世界先进水平并跑甚至领跑的地位。比如,我国新能源汽车、核电、光伏、风电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高速铁路、5G通信、特高压等领域全球领先。
产业链供应链富有韧性。我国产业体系相对完整,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球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制造业门类齐全的国家,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较强,有效应对了逆全球化、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的影响。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已经从传统贸易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同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由贸易协定,我国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顺利,对外货物贸易稳居全球第一,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枢纽。
制约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也要看到,同发达国家相比,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尚有较大差距,存在突出短板和明显弱项。
一是产业基础能力薄弱。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不高,导致原创成果少,核心设备“缺芯少魂”问题突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根据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光刻机、通信装备产业的高端芯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轴承和运行控制系统、电力装备产业的燃气轮机热部件,以及飞机、汽车等行业的设计和仿真软件等产业基础能力弱,存在被“卡脖子”的隐患。
二是产业链整体处于全球中低端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大多以嵌入方式融入全球产业链,在全球供应链中处于加工组装的中低端水平。近年来,受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要素价格上涨、环境约束增强、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降,代工型产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转型升级才有出路。
三是区域产业发展持续分化。其一,南北发展差距拉大。自2012年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北方,且差距逐年拉大,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2022年,北方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下降到38%以下,比2012年下降5个百分点。其二,发展极化态势更加突出。产业、人口、要素进一步向城市群和大城市集聚,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成渝地区成为高端要素集聚高地,但广大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人口、资源流失严重,产业发展活力不足。
四是产业绿色发展方式尚未全面形成。在工业领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占比仍然高达90%、70%和85%左右。在农业领域,面源污染问题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广大中小微企业,工艺装备仍较落后,能耗、水耗和资源消耗相对较高,污染物排放量小面广。
五是供给质量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宽而不深、全而不精,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还不够大,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农业现代化短板突出,导致一方面中低端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推动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对标建设质量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高产业绿色发展水平,促进产业链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水平。
一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其一,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顺应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着力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重塑优势产业竞争新优势,打牢我国制造业的基本盘。其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大力发展和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开辟新赛道,发展新产业,形成新动能。其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咨询、专利、品牌、物流、法律、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更好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其四,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按照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力强的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二是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精准识别我国重要产业链的短板,找准“卡脖子”技术瓶颈,通过高水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突破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和基础技术瓶颈,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深入实施重大装备制造攻坚工程,加强设备系统集成攻关,下大力气研发如工作母机、电子制造装备、智能检测装备等“短板”关键装备,力争尽快取得突破。打好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攻坚战,推进优势产业延链,钢铁、石化、机械、轻纺等传统优势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升链,加快信息智能、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向上下游延展建链。
三是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立足区域禀赋差异,以特色产业集群为抓手,推动形成彰显优势、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产业布局。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等为重点区域,以国家级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智能制造等行业为重点领域,建设具有影响力的世界级现代产业集群。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精准承接产业转移,鼓励外资企业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从基础设施建设、税收优惠、信贷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大支持力度,增加中西部地区引资、引企、引人的吸引力,培育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鼓励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发展,巩固提升资源深加工产业链的同时,着力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四是提高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加强绿色生产工艺研发、节能环保技术、再制造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加快节能关键技术、重大环保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适用技术装备等成熟绿色制造工艺技术与装备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打造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低碳循环产业链,构建绿色工业体系;推动农业生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和无害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服务业,培育新能源、可再生资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
五是高水平推动产业开放合作。按照我国开放重点从传统的商品、服务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的要求,提高产业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地位。一方面,要高水平“引进来”,以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重点开发试验区为重点,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引导外资更多地进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要全方位“走出去”,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完善全球化布局,深度参与全球产品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范和国际规则制定,培育一批拥有国际话语权的供应链核心企业。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国际合作,保障关键战略性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供应安全。
六是完善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完善相关产业政策。强化竞争性政策的基础地位,推动实施以功能性政策为主的产业政策,主要聚焦市场失灵领域发力。完善产业政策支持方式,支持重点要从支持竞争性的生产环节转向支持前端的研发设计、中端的绿色生产方式、后端的市场消费,支持方式要从过去的事前补贴,转向税收优惠、事后奖励为主;支持对象方面要加大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的支持。要按照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要求,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地区、行业、企业间自由流动与优化组合。(参考文献略)
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主任、研究员 黄汉权